[发明专利]内置千斤顶预应力杆的超大跨度支撑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85645.X | 申请日: | 202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2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戴向胜;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鼎卓岩土技术有限公司;张磊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76;E02D31/08;E04B1/342;E04B1/24;E04B1/58;E04C5/08;E04C5/12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源科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33 | 代理人: | 赵艾亮 |
地址: | 21129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千斤顶 预应力 超大 跨度 支撑架 | ||
本发明涉及支撑架领域,尤其是内置千斤顶预应力杆的超大跨度支撑架。该支撑架包括压杆件、锚固件、预应力杆、钢绞线、连接拉杆、连接横梁,所述压杆件上依次固定连接有有数个预应力杆,压杆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锚固件,相邻的两个预应力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拉杆和连接横梁,钢绞线穿过预应力杆和锚固件。本发明通过预应力杆固定座中的内置千斤顶可以准确直接施加所需要的预应力,而且能够及时调整,并主动控制基坑位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撑架领域,尤其是内置千斤顶预应力杆的超大跨度支撑架。
背景技术
国内基坑工程预应力组合型钢支撑近些年快速发展,由于预应力组合型钢支撑具备成本低、工期短、节能环保等优势,已经逐渐替代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支撑;
国内基坑工程预应力组合型钢支撑技术主要包括:常规支撑技术以及超大跨度支撑技术;常规八字撑支撑技术是八字撑、八字撑桁架;超大跨度支撑技术是鱼腹梁以及张弦梁;八字撑、八字撑桁架常规八字撑支撑技术存在用钢量多,造价高的问题;鱼腹梁以及张弦梁超大跨度支撑技术存在结构不够安全、预应力施加不准确、预应力施工难度大以及基坑位移控制效果不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描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置千斤顶预应力杆的超大跨度支撑架。通过预应力杆固定座中的内置千斤顶可以准确直接施加所需要的预应力,而且能够及时调整,并主动控制基坑位移。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置千斤顶预应力杆的超大跨度支撑架,包括压杆件、锚固件、预应力杆、钢绞线、连接拉杆、连接横梁,所述压杆件上依次固定连接有数个预应力杆,压杆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锚固件,相邻的两个预应力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拉杆和连接横梁,钢绞线穿过预应力杆和锚固件。
具体地,所述预应力杆由圆管、横梁、竖梁、导向圆管、千斤顶、加劲板、底座、承压板、弧形板结构组成,加劲板固定在圆管和横梁之间,竖梁上固定有竖梁、导向圆管、千斤顶,千斤顶位于导向圆管内,圆管底端置于导向圆管内,圆管底部开口处固定有承压板,弧形板结构置于圆管内所述预应力杆由圆管、横梁、竖梁、导向圆管、千斤顶、加劲板、底座、承压板、弧形板结构组成,加劲板固定在圆管和横梁之间,竖梁上固定有竖梁、导向圆管、千斤顶,千斤顶位于导向圆管内,圆管底端置于导向圆管内,圆管底部开口处固定有承压板,弧形板结构置于圆管内。
具体地,所述弧形板结构包括数个由上到下依次排列的弧形板和三个隔板组成,隔板上依次设有数个弧形卡槽,数个弧形板分别穿过隔板上的数个弧形卡槽,数根钢绞线分别穿过数个弧形板之间。
具体地,所述横梁与竖梁之间设有垫片。
具体地,所述锚固件由三角形框体、底座一、弧形板一、抗剪腹板一、抗剪盖板一、加劲板一组成,三角形框体底部固定有底座一,三角形框体内固定有抗剪腹板一,三角形框体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抗剪盖板一,抗剪腹板一与两个抗剪盖板一之间固定有数个相互垂直的加劲板一,抗剪盖板一与抗剪腹板一上依次设有数个弧形卡槽,数个弧形板一分别穿过抗剪盖板一与抗剪腹板一上的数个弧形卡槽,数根钢绞线分别穿过数个弧形板一之间。
具体地,所述锚固件由矩形框体、底座二、弧形板二、抗剪腹板二、抗剪盖板二、加劲板二组成,矩形框体底部固定有底座二,矩形框体内固定有抗剪腹板二,矩形框体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抗剪盖板二,抗剪腹板二与两个抗剪盖板二之间固定有数个相互垂直的加劲板二,抗剪盖板二与抗剪腹板二上依次设有数个弧形卡槽,数个弧形板二分别穿过抗剪盖板二与抗剪腹板二上的数个弧形卡槽,数根钢绞线分别穿过数个弧形板二之间。
具体地,所述连接横梁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两个预应力杆的横梁上,连接横梁与圆管相互垂直。
具体地,所述连接拉杆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一个预应力杆的加劲板上,连接拉杆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另一个预应力杆的圆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鼎卓岩土技术有限公司;张磊,未经南京鼎卓岩土技术有限公司;张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856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