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码印刷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84824.1 | 申请日: | 202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2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勇强;李芝明;冯超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普崎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407 | 分类号: | B41J3/407;B41J2/165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74 | 代理人: | 李玉成 |
地址: | 3214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码 印刷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码印刷机。它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打印平台,打印平台上沿着前后方向设有用于传输板材的第一传输带,打印平台的上方设有第一压料辊、第二压料辊以及第三压料辊,第一压料辊、第二压料辊以及第三压料辊沿打印平台从前至后依次间隔设置,第二压料辊和第三压料辊之间的区域为打印平台的打印区间,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压料辊升降的第一升降组件、用于驱动第二压料辊升降的第二升降组件以及用于驱动第三压料辊升降的第三升降组件,打印区间的上方设有打印机构,机架的前端设有用于对第一传输带传输板材的上料机构。本发明能够将打印平台上板材压平,保障打印图案的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码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码印刷机。
背景技术
目前,数码打刷机被广泛应用在瓷砖、玻璃、木材、板材、织物等加工产业上。在板材包装印刷行业中,数码打刷正在逐步替代原有的传统印刷,现有数码打印机的对板材进行打印时,当板材存在翘边或板体弯曲等问题时,这类板材在打印时,图案会出现错位、歪斜等情况,需要人工将其压平整,浪费人力,影响打印效果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打刷机无法整齐板材,影响打印效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数码印刷机,现实了对板材的自动整平,提升了打印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的一种数码印刷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打印平台,所述打印平台上沿着前后方向设有用于传输板材的第一传输带,所述打印平台的上方设有第一压料辊、第二压料辊以及第三压料辊,所述第一压料辊、第二压料辊以及第三压料辊沿打印平台从前至后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压料辊和第三压料辊之间的区域为打印平台的打印区间,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压料辊升降的第一升降组件、用于驱动第二压料辊升降的第二升降组件以及用于驱动第三压料辊升降的第三升降组件,所述打印区间的上方设有打印机构,所述机架的前端设有用于对第一传输带传输板材的上料机构。
在本方案中,根据待打印板材的厚度,将第一压料辊、第二压料辊和第三压料辊调整至与待印刷板材相适配的高度,上料机构将板材传输至第一传输带上,在第一传输带传输板材时,第一压料辊将板材初步压平整,当板材到达打印区间时,第二压料辊和第三压料辊将位于打印区域内的板材压平整,保障打印图案的准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第一压料辊两端的第一升降结构,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第二压料辊两端的第二升降结构,所述第三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第三压料辊两端的第三升降结构,所述第一升降结构、第二升降结构以及第三升降结构一致,均包括升降块、用于驱动升降块升降的电机以及位于升降块外侧的限位块,所述压料辊的辊轴与升降块转动连接且穿出升降块,所述限位块上竖直设有条形限位槽,所述辊轴穿出升降块的部分伸入条形限位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块上设有感应片,所述限位块上设有限位传感器,所述感应片位于限位传感器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打印平台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传输带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一穿孔,所述打印平台的顶面上均匀设有多个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与第一穿孔相对应,所述条形凹槽的底面均匀设有多个与第一空腔相连通的第一吸附孔,所述条形凹槽的走向与第一传输带的传输方向一致,所述打印平台的底面并排设有多个与第一空腔相连通的第一吸风口,所述多个第一吸风口等距设置,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吸风机构,所述第一吸风口通过第一吸风管与第一吸风机构相连。实际工作时,第一吸风机构将第一空腔内的气体吸出,第一空腔内形成负压,在第一传输带移动/静止时,始终有第一穿孔与第一吸附孔连通,实现将板材吸紧在第一传输带上,实现板材在打印时上不会在打印平台上晃动,同时板材也被吸平在打印平台上,通过设置条形凹槽,增大了打印平台对第一传输带上的板材的吸附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普崎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普崎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848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力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投影装置及其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