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边坡工程增强拉锚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84822.2 | 申请日: | 202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2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刚;金光荣;焦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6;E03F5/04;E04H17/00;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08 | 代理人: | 方明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增强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坡工程增强拉锚施工方法,基于一种自锁式锚来实现,自锁式锚包括锚杆、扩增锚刺结构、锚固锁紧头、拉应变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扩增锚刺结构包括连接片、增强锚刺。包括以下步骤:S1、边坡钻孔钻至要求深度;S2、把自锁式锚和注浆管安装进钻孔内;S3、拔出销钉,增强锚刺自动张开,隔离料包自动胀紧;S4、增强锚刺刺入岩土;S5、注浆后的锚固段形成扩大的锚固体;S6、当灌浆混凝土达到强度后采用锚固锁紧头锁紧。本发明的锚头端部采用强制外扩迅速自锁方式不宜拉出,扩增锚刺结构可增强锚固更耐久更牢固,可快速锁紧,施工完即可产生抗拔力,施工时增强锚刺自动弹开,可辅助施加外力增加外扩尺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支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边坡工程增强拉锚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边坡是指在建筑物场地周边或有高差的场地高差变化处,由于建筑物和市政工程开挖或填筑施工所形成的人工边坡以及自然形成的环境高差急剧变化处形成的对建筑物安全或稳定有影响的自然边坡,如田边、陡坎、河道沟渠、地下室开挖等形成的土质边坡、岩质边坡、岩土混合等边坡。但是,传统边坡处理工程量大,传统锚杆(锚索)长度长易拔出,建设周期长需灌浆达到强度方可产生承载力,施工需前一道锚固体达到强度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施工周期长。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边坡工程增强拉锚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坡工程增强拉锚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一种边坡工程增强拉锚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基于一种自锁式锚来实现,所述自锁式锚包括锚杆、扩增锚刺结构、锚固锁紧头、拉应变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所述锚杆包括一体成型的自由端、自由段和锚固段;所述扩增锚刺结构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扩增锚刺结构间隔均匀地连接在锚杆的锚固段处,所述扩增锚刺结构包括连接片、增强锚刺、弹性件、环箍、销钉和连接件,所述连接片、增强锚刺、弹性件、环箍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片呈环形等间距焊接在锚杆上,所述增强锚刺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连接片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增强锚刺的中部通过弹性件与连接片另一端连接,所述环箍的一端与增强锚刺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锚杆上且与环箍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环箍的另一端上开设有插孔,多个所述环箍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并伸入锚杆的内孔中,多个所述环箍上的插孔相互重叠并连通,所述销钉一端套设在锚杆的内孔中并依次插在多个环箍的插孔中,所述销钉的另一端伸出至锚杆外部;所述锚固锁紧头锁紧锚杆在固定端端头处;所述拉应变传感器装配在锚杆的自由端头处,所述智能传感器装配在锚杆的自由端且靠近其端头的位置,所述拉应变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装配在扩增锚刺结构以及锚杆的锚固段且靠近自由段的位置,拉应变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的线路通过锚杆的内孔引至外部控制器;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边坡钻孔钻至要求深度;
S2、把自锁式锚和注浆管安装进步骤S1中的钻孔内;
S3、拔出销钉,使得环箍不再受销钉限制,弹性件收缩复位并拉动增强锚刺转动进而自动张开,且拔出销钉的同时,位于锚杆的锚固段且靠近其端头自由端处的隔离料包自动胀紧,进而将钻孔前后段隔开;
S4、将锚杆向外拉出一定距离,使得增强锚刺刺入钻孔外围的岩土内;
S5、通过注浆管向钻孔内进行注浆,注浆后的锚固段形成扩大的锚固体;
S6、当灌浆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将挡板盖在边坡面上并钉紧,然后采用锚固锁紧头锁紧锚杆在固定端端头并抵在挡板上。
本发明的边坡工程增强拉锚技术通过自锁式锚来实现,锚固段采用强制外扩迅速自锁方式不宜拉出,可根据不同土质及不同工况采用锚杆或者锚索,锚杆或者锚索采用扩增锚刺结构可增强锚固更耐久更牢固,施工速度快,可快速锁紧,施工完即可产生抗拔力,施工时增强锚刺自动弹开,可辅助施加外力增加外扩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848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