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多点定位系统的分时询问系统及分时询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84549.3 | 申请日: | 202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2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蒋凯;王伟;金立杰;郭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B7/0408;H01Q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多点 定位 系统 分时 询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定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多点定位系统的分时询问系统及分时询问方法。分时询问系统包括:窄波束阵列天线、一维转台、控制波束全向发射天线和双通道询问发射机,其中,窄波束阵列天线用于发射波束宽度小于预设宽度阈值的询问波束;窄波束阵列天线设置在一维转台上,一维转台以设定转速带动窄波束阵列天线旋转;控制波束全向发射天线用于同步发射与询问波束等功率的控制波束;双通道询问发射机的两个天线端口分别与窄波束阵列天线和控制波束全向发射天线连接。本发明可有效解决多目标应答时应答信号时域混叠现象严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定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多点定位系统的分时询问系统及分时询问方法。
背景技术
A/C模式和S模式是MLAT(多点定位)系统、二次雷达系统的主要通信链路协议,已广泛应用于民航交通管制领域。A/C模式和S模式询问波束的中心频率均为1030MHz,应答信号的中心频率均为1090MHz,且询问波束和应答信号都属于脉位调制,即利用子脉冲的位置和电平来表示信息。
在多点定位系统实际部署过程中,大多数民航飞机都具备接收S模式信号询问并应答能力,但是在部分通航机场以及飞行学校机场周边仍存在大量的仅具备A/C模式接收并应答能力的飞机。现有多点定位系统配置的询问系统都是全向发射,可用S模式询问对目标点呼;但对于A/C模式信号只有全呼询问/应答方式,没有点呼方式。原来的多点定位系统的询问设备只能使用A/C模式对监视区域全向发射全呼询问这些没有S模式应答能力的目标。这种情况下,距离相差不大的不同目标对某一次A/C询问做出应答的时刻非常接近,多点定位系统接收机收到的多个目标的、来自同一询问的应答信号的到达时刻也非常接近。目标密集区域(如机场附近)这种方式的A/C模式询问会致使接收机收到的大量A/C模式应答信号,这些应答信号在时域上存在相互混叠的问题,最终会造成监视系统目标丢失或刷新率降低等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多点定位系统的分时询问系统及分时询问方法,以解决多目标应答时应答信号时域混叠现象严重的问题。
本发明的用于多点定位系统的分时询问系统,包括:窄波束阵列天线、一维转台、控制波束全向发射天线和双通道询问发射机,其中:
所述窄波束阵列天线用于发射波束宽度小于预设宽度阈值的询问波束。
所述窄波束阵列天线设置在所述一维转台上,所述一维转台以设定转速带动所述窄波束阵列天线旋转。
所述控制波束全向发射天线用于同步发射与所述询问波束等功率的控制波束,所述控制波束用于为收到询问波束的目标判断是否应答所述询问波束提供参照。
所述窄波束阵列天线与所述双通道询问发射机的第一天线端口连接,所述控制波束全向发射天线与所述双通道询问发射机的第二天线端口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多点定位系统的分时询问系统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基于一维转台可实现窄波束阵列天线的机械旋转,使用窄波束阵列天线发射询问波束,可以在某一时间限定收到某次询问并做出有效应答的目标的空间范围,从而避免多个目标同时应答询问波束情况的发生。
本发明通过控制波束全向发射天线同步发射与询问波束等功率的控制波束的方法,可以使收到询问波束的目标通过比较接收到的询问波束和控制波束的功率大小即可做出是否应答的决定,本发明限定了有效询问的方向范围,实现了对空间不同方位的目标的分时轮询,抑制目标对询问波束的旁瓣波束做出应答,可有效解决多目标应答时应答信号时域混叠现象严重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未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845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