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湿地布水管清洗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83232.8 | 申请日: | 202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1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林;柴亮;赵剑;叶晶;毕扬;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53 | 分类号: | B08B9/053;B08B9/057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湿地 水管 清洗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布水管清洗装置,包括球形清洁器,球形清洁器包括圆环、刻度绳、球形外壳、锥形顶角、十字型支撑、柔性毛刷、环状金属网、固定环和弹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布水管清洗方法,本发明合理利用人工湿地的布水主管和布水支管的分布特点、管径差异及沉积物类型及分布规律,对布水主管和布水支管进行有针对性的清洗,可以有效提高清洗的效果,相比其他现有技术而言,操作简单、实施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湿地布水管清洗装置,还涉及一种适用于人工湿地布水管清洗方法。适用于人工湿地布水管的清洗。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堵塞一直是制约其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目前有很多研究集中在对基质填料堵塞防预防方面,如采取微生物燃料电池、多种酶、细菌及表面活性剂、溶脱剂等生物方法,也有采用超声波、磁场、或者模块化处理等物理方法来防止基质堵塞,并取得不错效果,但对于人工湿地布水管引起的堵塞问题及布水管清洗研究较少,而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布水管的堵塞会对湿地正常运行造成不良影响,极大地影响到其运行效率。对管道清洗,有利用强氧化剂或水力冲洗去除管道内壁的生物膜,也有用类似于小型盾构机、管道机器人及刷子等清洁方法。但在人工湿地布水管中,采取强氧化剂会直接影响到湿地基质中微生物的正常生长,降低的湿地运行效率,对于大型人工湿而言,在布水主管较长,且布水支管较多的情况下,水力冲洗往往需要更高的水压,而布水管的材质及布水孔的存在,导致难以承受更高的水压,大面积使用成本较高;采用类似于小型盾构机方法对金属直管比较适用,并不适用于布水管弯曲较多且采用塑料材质的人工湿地,同样管道机器人也是较为适用直管,对管径较小的人工湿地布水管并不适用;刷子更加适用于长度较小的直管道。
人工湿地布水管堵塞一般以生物堵塞或淤泥沉淀为主,由于布水支管一般是采取垂直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布水主管上,存在大量弯曲部分,布水主管与布水支管管径不一致,而且两者均存在一定的坡度,这导致在清洗过程中,尤其是在布水支管中,由于其管径小,水力冲刷作用若,导致淤泥等堵塞物更容易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在管道的末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人工湿地布水管清洗装置,还提供一种适用于人工湿地布水管清洗方法。本发明为低成本、易实施的管道清洗方法,通过球形清洁器,在人工湿地布水管堵塞处,合理利用布水主管的水流推力和坡度,在自身重力及水流推力的作用下向出水口方向移动,同时依靠与管壁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将布水主管内部的生物膜及淤泥堵塞物推挤出管道外,而针对布水支管淤泥沉积物易沉淀在末端的特点,通过插入套管减小管径的方式,来增大水压和水流速度,提高对末端堵塞物的冲刷作用,借助弹簧的弹力,加大球形清洁器顶部对末端堵塞物剪切冲击破坏作用,且在球形清洁器内部设置多个空腔及表面柔性毛刷,可以在推拉过程中,将堵塞物带出导管外,降低堵塞物的沉积,二是通过时间计算、距离测量比对及外观观察来判断清洗效果及后续下一步的操作,装置制作简单,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为解决人工湿地布水管清洗问题,找到一条新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工湿地布水管清洗装置,包括球形清洁器,球形清洁器包括圆环、刻度绳、球形外壳、以及锥形顶角、十字型支撑,
球形外壳为中空且开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锥形顶角设置在球形外壳中,锥形顶角为中空且锥底开口,锥形顶角的锥底穿过第一穿孔延伸至球形外壳外部,第二穿孔设置有环状金属网,锥形顶角的锥尖穿过环状金属网的中心环孔延伸至球形外壳外部,锥形顶角的侧壁设置的固定环和环状金属网上设置的固定环之间通过弹簧连接,球形外壳外壁设置有柔性毛刷,
刻度绳一端与圆环连接,另一端与锥形顶角的锥底开口设置的十字型支撑连接。
如上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的中心的连线经过球形外壳的球心,第二穿孔和环状金属网同圆心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832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