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人脸抓拍识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9893.3 | 申请日: | 202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9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汪骁斐;代文力;杜宝桢;孙思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18;G06V4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保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4 | 代理人: | 汪浩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计算 抓拍 识别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人脸抓拍识别装置,属于人脸抓拍设备领域。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人脸抓拍识别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板和L型立柱,连接板的右端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两个前后对称分布的第一轴承安装架、两个前后对称分布的滑轨以及支撑板,两个第一轴承安装架之间通过转轴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两个滑轨之间设有拉动机构,L型立柱的竖直端的左侧设有定位式识别机构,L型立柱的水平端左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前后对称的第二轴承安装架,且两个第二轴承安装架之间通过转轴固定套接有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该发明可根据自身身高对定位式识别机构进行快速准确调节,提高识抓拍识别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抓拍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人脸抓拍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云计算的人脸识别抓拍装置是一款可以对人脸进行追踪、识别、智能放大和传送到云网络的高清监控智能摄像装置,弥补了传统摄像机只能看见人的大概和进行简单信息存储的缺陷,但是传统的识别抓拍装置为固定式的,而识别人群基数大,人员的身高都是高矮不易的,这样对于身高矮的人员需要垫脚,而高的人员需要进行下蹲,通过自身调节配合识别镜头,不仅让待识别人员不舒服,而且影响了整体的识别效率,虽然现在也有通过液压推动实现高度可调节的人脸抓拍识别装置,但是调节过程耗时长,在需要进行大量人员人脸识别的时候实用性差。
不同身高的人群除了身高因素之外,另外由于每个待识别的人员站立位置存在差异,导致每个人面部相对于识别镜头的垂直径向距离也存在差异,这样也会影响到识别抓拍时清晰度,针对识别抓拍效率低和清晰度差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传统的云计算的人脸抓拍识别装置的识别镜头多是固定的,无法适用对不同身高的人员进行识别,而且整个识别过程需要人员进行踮起脚尖或者下蹲配合识别镜头完成识别在抓拍,存在着识别效率低以及识别抓拍的照片清晰度低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人脸抓拍识别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板和L型立柱,连接板的右端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两个前后对称分布的第一轴承安装架、两个前后对称分布的滑轨以及支撑板,两个第一轴承安装架之间通过转轴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两个滑轨之间设有拉动机构;
L型立柱的竖直端的左侧设有定位式识别机构,L型立柱的水平端左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前后对称的第二轴承安装架,且两个第二轴承安装架之间通过转轴固定套接有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用于在转动后带动定位式识别机构进行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拉动机构包括与支撑板上表面右端固定安装的竖板以及两个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一齿条块,第一齿条块的底部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滚轮,第一齿条块的左侧与连接板右侧之间设有两个前后对称分布的弹簧,第一齿条块的右端通过连接件设有动滑轮,竖板的左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定滑轮,动滑轮的右侧挂钩处固定连接有拉绳,且拉绳的另一端依次绕接定滑轮和动滑轮后贯穿竖板并连接有拉把。
优选的,所述定位式识别机构包括与L型立柱竖直端左侧滑动连接的滑杆,滑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定位块,定位块的顶部与L型立柱水平端底部之间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弹性支撑组件,定位块的背面端固定安装有弯管,且弯管另一端固定有识别器,定位块的左侧通过两个斜杆固定安装有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齿条板。
优选的,所述识别器包括与弯管底部固定连接的识别器外壳,识别器外壳的内侧面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识别镜头,且识别器外壳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灯座,且两个灯座的正面均设有补光灯。
优选的,所述L型立柱竖直端的左侧设有与滑杆相适配的滑槽,且滑槽的竖直长度值为四十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98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