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贵金属检测用立体动态取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9892.9 | 申请日: | 202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0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潮炎;苏婧;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高丽红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大兴区北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贵金属 检测 立体 动态 取样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贵金属检测用立体动态取样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作N‑UPS‑1‑S球坐标式并联自由度机构驱动,其中N的数值不少于3;N‑UPS‑1‑S的运动副轴线汇交空间一点,该点重合于第一驱动机构的中轴线;第一驱动机构的并联自由度的运动副配合连接有线性调节机构,且线性调节机构的数量与N的数值相同;线性调节机构存在两组线性自由度,其中第一线性自由度依附于第二线性自由度对外做功;本发明通过第一驱动机构、线性调节机构及掘进机构之间的机械联动及相互配合,在实际使用时能够在土层或岩层内做到扩散化同步、实时、立体钻掘取样;通过“绽放”的形式实现大体积同步取样,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多次取样导致的误差冗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试金矿物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贵金属检测用立体动态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火试金是一种古老的工艺,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年前的古罗马时期;经过多次技术迭代与更新后,现代的火试金工艺是勘探地球化学的一种形式,其具体应用为利用地球化学原理进行矿物勘探,目的是用化学方法定位沉积矿床的地理位置和已发现矿床的延伸范围,通常火试金勘探样品是由岩芯、岩石、河流沉积物、土壤、冰河的岩屑或植被等研磨制粉,通过特定的反应釜或吹灰炉进行加工;
通常情况下,火试金的取样主要选用土层或岩层内的岩芯、岩石、河流沉积物、土壤、冰河的岩屑或植被碎屑,由于贵金属常以无规则的分散状态存在于矿物中,往往需要用大量的矿物,才能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试样;
而传统的火试金用贵金属取样操作,以CN202122299333.7所公开的专利技术为典型,其仅通过单向钻掘土(岩)层进行取样,而正如上文所述,由于贵金属常以无规则的分散状态存在于矿物中,其单向点对点式取样并不能满足后续火试金的检测准确度需求;
同时,即使将上述传统技术在不同的位置分别进行多次掘挖取样,不仅对工作效率而言不甚理想,且其多次取样会造成以下几种情况的发生:
1.如果多次取样的钻掘区分部较为密集,土层或岩层空腔之间相互挤压作用有一定几率影响贵金属的分布扩散变化或集中变化,多次挖掘的样本会因此造成误差冗余累积,对于后续火试金作业而言会产生研判影响;
2.如果多次取样的钻掘区分部较为松散,其虽然能对矿床的分部趋势进行大致推测,但对于土层或岩层立体的金属分部情况则难以确认。
综上,若是解决上述两点技术问题,则对于传统技术而言,需要改进的技术点为:取样模式需要做到扩散化同步、实时、立体钻掘取样;
原理为:单次掘土取样时,以掘点为中心向外同步扩散取样,以立体同步驱动的方式对该点的四周扩充出土壤空腔,即可解决多层空腔多次掘土时相互作用塌陷导致分布变化的技术问题;同时也实现了对当前土层或岩层的立体多面同步取样,进而可以对矿床的立体模式及矿床的分部区域进行判断。
为此,提出一种贵金属检测用立体动态取样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贵金属检测用立体动态取样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贵金属检测用立体动态取样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
第一驱动机构作N-UPS-1-S球坐标式并联自由度机构驱动,其中N的数值不少于3;
N-UPS-1-S的运动副轴线汇交空间一点,该点重合于第一驱动机构的中轴线;
第一驱动机构的并联自由度的运动副配合连接有线性调节机构,且线性调节机构的数量与N的数值相同;
线性调节机构存在两组线性自由度,其中第一线性自由度依附于第二线性自由度对外做功;
第一线性自由度配合有检测组件,负责对土壤内部进行数据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98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