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离子发生装置及空气净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9212.3 | 申请日: | 202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0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董双幸;马明宇;王铭昭;曾焕雄;王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8/15 | 分类号: | F24F8/15;F24F8/192;F24F8/20;F24F8/3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援开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 发生 装置 空气 净化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等离子发生装置及空气净化器,具体包括主体、第一电离极及第二电离极,主体装内部具有容纳腔,第一电离极设于容纳腔内,第二电离极设于容纳腔外,第一电离极及第二电离极被构造用于产生等离子电场,并且等离子发生装置内还具有能够产生热量的热量场,热量场分布的区域至少覆盖等离子电场的所在区域。如此,等离子发生装置在主体四周产生等离子电场,等离子电场内存在高浓度的等离子体,对空气进行消毒净化,实现了对空气的杀菌净化。高温加热使得杀菌净化过程中产生的臭氧直接分解,避免其溢出至空气中污染空气,从而实现了在杀菌的同时保护环境,避免向外界排放臭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等离子发生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文明发展进步过程中,人类不断受到各种各样的病毒和细菌的侵扰,这些细菌、病毒的存在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考虑到细菌、病毒的高传播性,开发针对各类生活场景的专用消毒灭菌产品以及在传统家电产品中增加消毒灭菌功能已经成为后疫情时代众多家电厂家选择的重要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方向。
作为一种可高效、便捷地对污染物进行破坏分解的杀菌技术,等离子体空气杀菌净化技术正受到各国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环境污染治理领域中有发展前途的一项高科技技术,等离子体杀菌技术主要是通过放电过程产生大量的活性粒子、自由基、紫外光,对细胞内DNA及细胞膜造成破坏进而促使细菌失活。
然而,空气环境下等离子杀菌技术在放电时会产生较多臭氧,臭氧排放至空气中,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针对现有等离子杀菌技术容易产生臭氧排放至空气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等离子发生装置及空气净化器,该等离子发生装置及空气净化器具有杀菌效果好且能够避免向空气中排放臭氧污染大气环境的技术效果。
一种等离子发生装置,包括:
主体,其内部具有容纳腔;
第一电离极及第二电离极,第一电离极设于容纳腔内,第二电离极设于容纳腔外,且第一电离极及第二电离极被构造为用于产生等离子电场;
其中,等离子发生装置内还具有能够产生热量的热量场,热量场分布的区域至少覆盖等离子电场的所在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离极被构造为热量场提供热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发生装置还包括高压输出端和低压输出端;
高压输出端与第二电离极电连接,低压输出端与第一电离极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发生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与第一电离极电连接被用于控制第一电离极产生热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离极为碳纤维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体呈圆柱状且第一电离极沿圆柱的轴线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离极相对第一电离极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离极绕所述圆柱的中轴线呈螺旋状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离极设于主体背离容纳腔的表面。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空调的等离子发生装置,等离子发生装置设于壳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具有净化空间及与净化空间连通的进气口及出气口;等离子发生装置设于净化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92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