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路动态称重设备的静动态校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8205.1 | 申请日: | 202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20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赖征创;林硕;姚进辉;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福建省眼镜质量检验站) |
主分类号: | G01G23/01 | 分类号: | G01G23/01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吴学林 |
地址: | 350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动态 称重 设备 校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公路动态称重设备的静动态校准系统,包括: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龙门架固定连接,伺服电动缸的缸体与横梁固定连接,伺服电动缸的输出轴与力传感器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承压底板与力传感器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控制装置与伺服电动缸电连接,静态参数存储器、动态参数存储器、静动态模式切换开关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替代采用砝码对公路动态称重设备进行静态校准以及采用标准参考车辆对公路动态称重设备进行动态加载情况,控制装置根据参数控制着伺服电动缸进行静动态加载输出,伺服电动缸在加载过程中,公路动态称重设备输出检测重量,相应地所述力传感器输出参考重量,提高对公路动态称重设备的校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动态称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公路动态称重设备的静动态校准系统。
背景技术
公路动态称重设备是一种带有承载器(又称为秤台)及引道,能够对行驶车辆进行自动称量,并确定车辆总质量和(或)轴载荷,且在某些情况下也能同时确定车辆的轴组载荷的自动衡器。主要用于交通轴载调查、治理超限超载运输和计重收费系统。
目前公路动态称重设备的计量性能指标含静态计量性能和动态计量性能,其检定根据检定规程JJG 907《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进行的。静态性能采用砝码或者砝码替代进行校准,但是采用砝码校准存在砝码运输困难,校准效率低,安全性差,以及承载器没有足够的空间放置砝码等问题,导致动态汽车衡的静态校准存在检不了、检不准的问题。若不进行静态检定或检定不准确,将严重影响动态称重设备的动态称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而动态计量性能则是采用不同轴型的参考车辆在规定的速度范围内进行10次试验,并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6次由承载器的中心通过;2次由靠近承载器的左侧通过;2次由靠近承载器的右侧通过。应通过对参考车辆适当地加载或卸载,使参考车辆总质量和轴载荷(若需要)尽可能覆盖动态汽车衡的称量范围,在接近最大秤量Max(不得小于80%Max)、接近最小秤量Min和常用秤量进行动态试验。该方法也同样存在诸多问题:(1)参考车辆的质量无法覆盖动态汽车衡的称量范围,甚至无法达到最小秤量和最大秤量;(2)检定效率低,动态检定至少需要4种轴型的车,每种轴型试验10次,工作量大,效率低;(3)安全性差,动态检定需要在实际道路上进行测试,且最高速度达80km/h,遇到突发状况时,容易出安全事故;(4)检定的准确度低,因是人为控制车辆,因此均无法保证两次行驶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以及加载位置的一致性,因此无法保证测量过程的重复性和复现性。(5)因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路面因素,车辆震动等干扰因素导致测量过程的不准确性。(6)参考车辆的质量是用分离式控制衡器确定,而标准车辆从分离式控制衡器运输至被测衡器途中,由于降雨、杂物、油耗等不可控因素,导致标准车辆自身质量变化,极大影响检定的准确性。
因此,现有的公路动态称重设备的性能校准存在准确度无法被保证,且校准过程的实施难度大、操作性差、安全性差、校准效率低等问题。研究一种既能满足静态性能校准又能同时对动态性能指标进行校准的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公路动态称重设备的静动态校准系统,提高对公路动态称重设备的校准效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公路动态称重设备的静动态校准系统,包括:
龙门架、横梁、伺服电动缸、力传感器、承压底板、控制装置、静态参数存储器、动态参数存储器与静动态模式切换开关;
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龙门架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动缸的缸体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动缸的输出轴与所述力传感器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承压底板与所述力传感器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伺服电动缸电连接,所述静态参数存储器、动态参数存储器、静动态模式切换开关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键盘,所述键盘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福建省眼镜质量检验站),未经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福建省眼镜质量检验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82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磁装置和方法、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镍矿粗颗粒破碎除尘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