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石墨烯锚定技术的纳米膜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76616.7 | 申请日: | 202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7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伟;张通;邹积龙;张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凤鸣桓宇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9/12 | 分类号: | B01D69/12;B01D69/10;B01D69/02;B01D67/0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王晓惠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石墨 锚定 技术 纳米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锚定技术的纳米膜制备方法,步骤S1:在多孔支撑层上预制微孔基膜层;步骤S2:在微孔基膜层上,石墨蒸气对微孔基膜层表面及其孔径进行锚定,在微孔基膜层上形成石墨烯超薄涂层;步骤S3:在低温常压环境下,使石墨烯超薄涂层形成稳定结构,最终形成包含多孔支撑层、微孔基膜层、石墨烯超薄涂层结构的多层复合纳米膜,本发明具有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具有良好力学支撑和分离性能、可应用于油、水、气等净化处理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滤膜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石墨烯锚定技术的纳米膜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滤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石油、化工、食品、生物与医药行业物质的分离、纯化和浓缩,工业废水中有机物的脱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纳滤膜的制备方法种类多样,包括转化法、共混法、复合法、荷电化法等,现在应用最多也最有效的是复合法,其包括微孔基膜的制备,超薄表层的制备和复合,其中微孔基膜的制备一般采用烧结法或L-S相转化法;超薄表层的制备和复合包括涂覆法、界面聚合法、化学蒸气沉淀法、动力形成法等,其涉及的制备工艺很复杂,其制备过程中受影响的因素也非常多,增加了纳滤膜的制备难度,同时,现有工艺制备的纳滤膜多用于水处理净化,由于油和水特性不同,并不能适用于油品净化行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锚定技术的纳米膜制备方法,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具有良好力学支撑和分离性能、可应用于油、水、气等净化处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石墨烯锚定技术的纳米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
步骤S1:在多孔支撑层上预制微孔基膜层;
步骤S2:在微孔基膜层上,石墨蒸气对微孔基膜层表面及其孔径进行锚定,在微孔基膜层上形成石墨烯超薄涂层;
步骤S3:在低温常压环境下,使石墨烯超薄涂层形成稳定结构,最终形成包含多孔支撑层、微孔基膜层、石墨烯超薄涂层结构的多层复合纳米膜;
通过此方法制备的纳米膜,与现有技术制备的纳滤膜工艺相比,简化了制作工艺,节约了成本,制备的复合纳米膜也具备良好力学支撑和分离性能以及抗污染能力,能够适用于油、水、气等多个净化行业。
本发明步骤S1中,在多孔支撑层上预制微孔基膜层的方法为: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在多孔支撑层上预制一层微孔基膜层,其表观厚度为15~30μm;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利用静电纺丝界面聚合技术在分离层厚度控制方面的优势,以确保微孔基膜层表观厚度能达到要求。
本发明步骤S2中,在微孔基膜层上,石墨蒸气对微孔基膜层表面及其孔径进行锚定的方法为:采用极限真空负压引流的方式,在真空锚定装置内,将石墨蒸气引流至微孔基膜层表面及其孔径内,从而使微孔基膜层表面形成石墨烯超薄涂层。
本发明步骤S2中,在微孔基膜层上,石墨蒸气对微孔基膜层表面及其孔径进行锚定后,使得纳米膜孔径为均一的纳米级孔径,纳米级孔径为20~100nm。
本发明步骤S2中,真空锚定装置内,极限真空度值为-0.0995MPa~-0.095MPa之间,石墨蒸气在此环境下的锚定时间为90s~120s,此环境有利于石墨烯的快速锚定。
本发明步骤S3中,在低温常压环境下,使石墨烯超薄涂层形成稳定结构的方法为:
在冷却装置内,采用气冷或者水冷的方式,使石墨烯超薄涂层处于低温常压环境下,能够形成稳定结构,其中,低温环境温度范围为5℃~10℃,时间为120s~15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凤鸣桓宇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凤鸣桓宇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66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