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化喷淋环境试验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6180.1 | 申请日: | 202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4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李鸿飞;杨万均;向江涛;陈星昊;罗丹;李军念;王晓辉;赵方超;杨昊雨;陈源;刘群;封先河;李迪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G01N27/04;G01V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立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85 | 代理人: | 廖明亮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喷淋 环境 试验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智能化喷淋环境试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在样品安装区设置有叉指电极,喷淋系统的喷淋组件固定连接往复式驱动机构,喷淋系统,通过叉指电极将感应到的信号实时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与信号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给出往复式驱动机构是否运行以及喷淋系统是否喷淋的指令。试验方法步骤包括:样品安装,调节好样品受试面的朝向,根据样品受试面的朝向选择喷淋方式。本发明不仅能够精准地感知处于水平、倾斜状态的样品受试面的试验溶液附着情况,而且能够据此及时、准确地实施周期喷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化喷淋环境试验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行业标准GB/T 24517-2009《金属和合金的腐蚀户外周期喷淋暴露试验方法》规定了产品和材料开展户外周期喷淋暴露试验的原理、装置、条件和方法等。其周期喷淋是指将试验溶液按规定的喷淋和间歇时间,周期循环的喷洒到试验样品表面,达到加速腐蚀的作用。
目前,在实施周期喷淋暴露试验过程中,无论是针对环境试验箱内的样品还是户外自然环境试验过程中的样品,都是操作人员观察到样品表面干燥之后开启喷淋系统,或者每隔一段时间定时开启喷淋系统。然而,现有的这些方法对操作人员的依赖性较强,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无法以精确、高效的方式实施周期喷淋。而且,对于温度较高的地区,更需要精准把握喷淋时间点和喷淋方式,否则同一样品的不同部位被腐蚀的程度也会具有显著差异。
更关键地是,在户外自然环境试验过程中,很多样品存在不同的状态切换,例如某些板状样品受试面会在不同的时段处于水平状态、向左倾斜状态、向右倾斜状态。对此,理想状态下的喷淋方式应当随着样品受试面变化而变化,否则无法对样品受试面实施均匀喷淋,但是,现有的自动喷淋设备都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更无法在精确、高效地实施周期喷淋的情况下灵活调整喷淋方式。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喷淋环境试验装置及方法,至少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以精确、高效的方式实施周期喷淋,以及无法灵活调整喷淋方式”这一技术问题。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化喷淋环境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架和喷淋系统,在试验架上设置有样品安装区,其特征在于:在样品安装区设置有叉指电极,喷淋系统的喷淋组件固定连接往复式驱动机构,喷淋系统、往复式驱动机构、与叉指电极配套的阻抗测试仪分别连接控制器,喷淋组件的长度不小于样品安装区宽度,往复式驱动机构能够带动喷淋组件沿着样品安装区长度方向往复运行,且往复式驱动机构每运行一个一个单程路径便能够对样品安装区的所有样品进行喷淋;通过叉指电极将感应到的电流信号实时反馈给阻抗测试仪,通过阻抗测试仪测得的阻抗信号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阻抗信号后与阻抗信号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给出往复式驱动机构是否运行以及喷淋系统是否喷淋的指令。
为了能够更方便地对样品实施喷淋,所述往复式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输出端连接滚珠丝杠,滚珠丝杠上配合有活动座,活动座连接活动板,在活动板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顶端连接所述喷淋组件,由两个连接杆和位于样品安装区上方的所述喷淋组件共同构成门形结构。这种结构在不影响样品暴露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喷淋的均匀性和便捷性。
为了能够更稳定地对样品实施喷淋,所述活动板的两端部分别连接有导向块,导向块套设在导向杆上,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导向块上,导向块、所述活动板、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活动座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同步运动。
为了不影响样品受试面,所述活动板、所述导向块、所述滚珠丝杠、所述活动座均位于样品安装区的背侧。
作为优选,样品安装区位于可翻转的矩形框内,所述导向杆连接在矩形框上并与样品安装区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喷淋组件与所述导向杆垂直,所述喷淋组件的喷嘴与样品安装区所在平面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61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