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融冰自动切换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5715.3 | 申请日: | 202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59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曾华荣;马晓红;吕黔苏;杨旗;金贵红;许逵;殷蔚翎;曹杰;古庭赟;黄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16 | 分类号: | H02G7/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赵荔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自动 切换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融冰自动切换装置及方法,包括输电线路,其包括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连接第一输电线路、第二输电线路和第三输电线路;以及连接端,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于所述输电线路上;回路,包括第一回路、第二回路、第三回路以及第四回路;切换开关,包括第一断路器以及第二断路器,其中,所述第一断路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回路上,所述第二断路器设置于所述第三回路上,所述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互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融冰自动切换装置及方法,具有自动切换线路,操作时间短,融冰效率高的显著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直流融冰自动切换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与交流融冰相比,直流融冰具有较小的阻抗,可以获得更大的电流,更强的热效应,实现快速融冰,在高压输电线路融冰获得了广泛应用。
由于直流电源输出为正极和负极,输电线路为A、B和C三相,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多次的倒线操作(是指正极和负极在A、B和C相切换,目前,多数为停电倒闸操作),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融冰的效率,增加了输电线路停电的时间。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直流融冰自动切换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直流融冰自动切换装置及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直流融冰自动切换装置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流融冰自动切换装置,其包括,输电线路,其包括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连接第一输电线路、第二输电线路和第三输电线路;以及,
连接端,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于所述输电线路上;
回路,包括第一回路、第二回路、第三回路以及第四回路;
切换开关,包括第一断路器以及第二断路器,其中,所述第一断路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回路上,所述第二断路器设置于所述第三回路上,所述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互锁。
作为本发明所述直流融冰自动切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直流电源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第一端点,所述负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第二端点。
作为本发明所述直流融冰自动切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端点还与第一回路、第二回路、第三回路以及第四回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端点还与第一回路、第二回路、第三回路以及第四回路的输入端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直流融冰自动切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回路还包括隔离开关,所述隔离开关包括第一隔离开关、第二隔离开关、第三隔离开关、第四隔离开关以及第五隔离开关。
作为本发明所述直流融冰自动切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回路包括第一隔离开关和第四隔离开关,所述第二回路包括第二隔离开关、第五隔离开关以及第四隔离开关,所述第三回路包括第一隔离开关、第五隔离开关以及第三隔离开关,所述第四回路包括第一隔离开关以及第四隔离开关。
作为本发明所述直流融冰自动切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端还包括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第三端点、第四端点以及第五端点,其中,所述第三端点能与第一输电线路连接;所述第四端点能与第二输电线路连接;所述第五端点能与第三输电线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57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