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水处理中的油水分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4769.8 | 申请日: | 202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9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东;刘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建东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B01D17/028;B01D17/0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49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处理 中的 油水 分离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环保领域油水分离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处理中的油水分离方法,包括分离箱,所述分离箱一侧设有进料连接管,所述分离箱内固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方设有浮板,所述浮板下侧设有锥形浮块,所述锥形浮块上侧设有活动筒,所述活动筒向上延伸穿过固定板与浮板,所述活动筒内部上侧设有水泵,所述锥形浮块内设有空腔,所述活动筒内部与浮板之间连接设有通孔,所述浮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单向阀。本发明能够通过浮板与第一单向阀配合对大部分的废油进行初步分离;通过活动板与半圆滑板及电磁伸缩柱配合进行锥形浮块内的废油进行挤压分离,进一步对废水与废油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领域油水分离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处理中的油水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酒店、餐厅、宾馆业随之增加,厨余污水排放中的油污,由于没有得到分离回收,直接排入周边的江河湖泊,容易造成下水管道堵塞,导致水环境严重污染。由此可见,分离收集厨房排水中的污油,是水资源免遭污染重要措施,有效地解决了餐桌造成的二次污染。
目前解决厨余污水中除油方法,一般采用隔油池的作法,其主要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劳动强度高、去污效果差,另一种是采用聚油滤芯的油水分离法,该方法虽然分离效果好,但是,滤芯容易堵塞使用,从而影响油水分离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不易堵塞且油水分离效果好的废水处理中的油水分离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废水处理中的油水分离设备,包括分离箱,所述分离箱一侧设有进料连接管,所述分离箱内固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方设有浮板,所述浮板下侧设有锥形浮块,所述锥形浮块上侧设有活动筒,所述活动筒向上延伸穿过固定板与浮板,所述活动筒内部上侧设有水泵,所述锥形浮块内设有空腔,所述活动筒内部与浮板之间连接设有通孔,所述浮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单向阀,所述空腔与锥形浮块外部连接设有多个第二单向阀,所述空腔与活动筒内部连接设有第三单向阀。
其中,浮板与第一单向阀配合对大部分的废油进行初步分离;锥形浮块与第二单向阀配合对废水上侧小部分的废水和废油进行吸收,以便于进一步进行分离。
优选的,所述活动筒内部两侧设有两个电磁伸缩柱,所述两个电磁伸缩柱下端延伸至空腔内固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内两侧均设有半圆滑板,每个所述半圆滑板后侧设有水腔,所述水腔与活动板上方连接设有水孔,所述活动板中间设有第四单向阀。其中,活动板与半圆滑板及电磁伸缩柱配合进行锥形浮块内的废油进行挤压分离,进一步对废水与废油分离。
优选的,所述锥形浮块下侧设有第五单向阀,所述锥形浮块周向外侧上下间隔设有多个环形浮板,所述第二单向阀位于多个环形浮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浮板上部呈凹槽结构,所述水泵的进水端延伸至通孔上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部后侧设有倾斜凹槽,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延伸出活动筒外且位于倾斜凹槽上方。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后侧设有固定倾斜板,所述分离箱后侧设有污油存储箱,所述污油存储箱与分离箱之间连接设有存储连接管,所述存储连接管位于固定倾斜板上侧。
优选的,所述锥形浮块下方设有凸台,所述锥形浮块后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两侧均设有滑板,所述滑板与分离箱之间设有多个液压伸缩柱,所述凸台后侧为倾斜面结构。
优选的,所述分离箱下侧设有污水存储箱,所述污水存储箱与分离箱之间连接设有过滤板。
优选的,一种废水处理中的油水分离设备对废水处理中的油水分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进料,工作人员将废水通过进料连接管进入到分离箱内;
S2:静止,废水在挡板与分离箱之间进行静止分层,废油漂浮在废水上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建东,未经徐建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47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能型便携式制冷电源
- 下一篇:一种氧化锌改性纤维混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