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5G+的井下通信与定位一体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74414.9 | 申请日: | 202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8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楠;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濠暻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021;H04W4/029;H04W4/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万长鑫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井下 通信 定位 一体化 系统 | ||
1.一种基于5G+的井下通信与定位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通信与定位一体化系统包括以下模块:数据采集模块(100)、数据传输模块(200)、数据处理模块(300)、终端显示模块(400);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00)与数据传输模块(200)相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200)与数据处理模块(300)相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00)与终端显示模块(400)相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00)用于收集定位数据和通信数据,所述数据传输模块(200)用于传输收集的数据信息到达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00)用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流处理,所述终端显示模块(400)用于将处理后的定位和通信结果在终端显示出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的井下通信与定位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00)中,定位数据为:(a)、UWB定位微基站传输的目标与基站距离;(b)、5GCU/DU传输的波达方向;(c)、惯性传感器传输的目标位移及方向角;通信数据为:具备5G通信能力用户终端回传的多源数据;上述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回传至服务器中;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200)采用5G分布式基站与UWB定位微基站共同部署,UWB定位微基站通过千兆网口与pRRU级联,UWB定位相关数据由此传至pRRU中,而用户终端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由pRRU接收;所述5G分布式基站架构中,定位、通信数据经过pRRU上传至5GCU/DU中,一个CU/DU可连接多个rHub,一个rHub可连接多个pRRU;以上井下设备均应满足防爆要求,以本质安全型最优;其中,pRRU采用矿用本安型集成pRRU,支持4G/5G/Wi-Fi6多种通信模式,根据具体业务需求切换通信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5G+的井下通信与定位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00)位于服务器中,包括数据分流模块(310)、融合定位算法模块(320)和通讯管理模块(330);所述数据分流模块(310)用于将回传至服务器中数据分流为定位数据和通信数据,分别送至融合定位算法模块(320)和通讯管理模块(330),经过处理可获得人员定位信息及通信业务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5G+的井下通信与定位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定位算法模块(320)包括非视距状态监测模块(321)、UWB+5G定位模块(322)、PDR修正模块(323)和粒子滤波模块(324);将权力要求2中所述定位数据送入非视距状态检测模块(321),判定当前环境是否为非视距状态,若不是非视距状态,采用UWB+5G定位模块(322),反之,辅之以PDR修正模块(323),最后,采用粒子滤波模块(324)融合定位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5G+的井下通信与定位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视距状态监测模块(321)采用分类算法计算当前状态:首先,设定分类特征量;其次,通过视距与非视距状态下的实测训练数据计算特征量边界值;最后,通过分类算法判定当前是否为非视距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5G+的井下通信与定位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WB+5G定位模块(322)包含一种单锚节点定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UWB采用TOA计算基站与目标的距离,5G基带提取波达方向,就能唯一确定目标与基站间的相对位置;
(2)根据提前存储的基站位置坐标,计算目标的绝对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濠暻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濠暻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44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