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组份裂缝注浆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3624.6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4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文;余成林;王洋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青普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0 | 分类号: | E02D15/00;E02D31/04;E02D3/12;E02B3/16;E04G23/02;B01F25/4314;B01F35/31;B01F35/71;B01F35/75 |
代理公司: | 北京腾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08 | 代理人: | 赵鑫鑫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组份 裂缝 注浆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组份裂缝注浆机,包括机盒、驱动机构、双组份原料筒、高压管、注浆管、注浆座,所述机盒内设置有齿轮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齿轮机构运转并将双组份原料筒中的原料液灌输至高压管中,所述注浆管前端通过快速转换连接器连接在高压管末端,所述注浆座安装在注浆管的末端。本发明双组份裂缝注浆机,简单实用,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齿轮机构运转,并将双组份原料筒中的原料液灌输至高压管中混合,再通过注浆管和注浆座灌输至填补的裂缝中,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运输方便;双组份原料混合均匀,注浆及时,避免了在注浆管道中固化的问题,使用方便,稳定可靠,劳动负荷小,施工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浆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组份裂缝注浆机。
背景技术
注浆机注浆就是把浆液压送到建筑物地基的裂隙、断层破碎带或建筑物本身的接缝、裂缝中的工程,通过注浆可以提高被灌地层或建筑物的抗渗性和整体性,改善地基条,件保证水工建筑物安全运行,采用高压灌注法进行止水堵漏,是发达国家堵漏剂使用的新型工艺。
目前的注浆工艺一般采用双组份原料,通过注浆机混合后,再灌注进入裂缝中,待固化后即可实现裂缝的补全。但是使用注浆机向裂缝内注浆,要求缝面灌浆后具有较高抗渗性和抗老化性能,同时还要求缝面浆液固化后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恢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注浆质量的好坏除与浆液材料有关外,使用的注浆器也影响到注浆的质量。目前使用的注浆器主要存在体积大,笨重,施工时劳动强度大,施工进度慢,料液混合后注浆不及时等,均不能满足精细注浆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双组份裂缝注浆机,以解决以上缺陷。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双组份裂缝注浆机,包括:驱动机构、齿轮机构、双组份原料筒、高压管、注浆管、注浆座,所述驱动机构驱动齿轮机构运转并将双组份原料筒中的原料液灌输至高压管中;所述注浆管前端通过快速转换连接器连接在高压管末端,所述注浆座安装在注浆管的末端;
所述齿轮机构包括驱动齿轮、被动齿轮一、被动齿轮二、往复灌浆杆、传动杆,所述被动齿轮一、被动齿轮二分别设置在驱动齿轮的两侧并与驱动齿轮啮合;
所述往复灌浆杆、传动杆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传动杆一端分别设置在被动齿轮一、被动齿轮二端面上,两个所述传动杆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往复灌浆杆后端;
所述往复灌浆杆外侧设置有灌浆杆固定套,所述灌浆杆固定套固定在机盒内,所述灌浆杆固定套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万向滚珠,所述往复灌浆杆设置在灌浆杆固定套的轴心线上。
优选地,所述双组份原料筒由原料筒一和原料筒二组成,所述原料筒一、原料筒二的下端的机盒外均设置有管接头、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的前端均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管接头上,两个所述连接管的末端通过三通接头连接在高压管前端,所述连接管上均设置有压力表、节流阀。
优选地,所述往复灌浆杆后端、以及被动齿轮一和被动齿轮二端面上均设置有轴承固定孔,所述轴承固定孔中安装有轴承,所述传动杆两端下均设置有旋转轴,所述传动杆一端的旋转轴固定在往复灌浆杆后端的轴承内圈中,所述传动杆另一端的旋转轴固定在被动齿轮一或被动齿轮二端面上的轴承内圈中。
优选地,所述高压管中设置有混合器管,所述混合器管中安装有混合器,所述混合器为管式静态液体混合器,所述管式静态液体混合器由若干正反螺旋叶片组成。
优选地,所述双组份原料筒的原料筒一、原料筒二底部的机盒内均设置有料液通管一、料液通管二,所述料液通管一前端贯穿至机盒外侧,且所述管接头安装在料液通管一前端上,所述往复灌浆杆前端设置在料液通管一后端内,所述料液通管二下端设置在料液通管一外壁上并贯穿至料液通管一内,所述料液通管二上端贯穿至双组份原料筒的原料筒一或原料筒二底部。
优选地,所述齿轮机构设置在机盒内,所述机盒底端下设置有若干个机体底脚,所述机盒上端面设置有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青普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青普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36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全预混水冷燃气锅炉
- 下一篇:IPv6支持度的监测方法及相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