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用穿线施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2095.8 | 申请日: | 202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25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吴鑫锋;朱玲玲;尹亮;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华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8 | 分类号: | H02G1/08;B08B5/04 |
代理公司: | 南昌逸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5 | 代理人: | 石聪灿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电气工程 穿线 施工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用穿线施工装置,滚珠靠近圆管的一侧摆动贴合有扇叶,扇叶远离滚珠的一侧依次摆动有第一转轴和摆臂,摆臂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镶嵌有可弯曲架,圆管靠近可弯曲架的两侧贯穿有套筒,套筒下端的一侧贯穿有管道,管道靠近套筒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一端摆动有挡板,挡板远离管道的一端安装有凸条,滑块辅助推杆于滑轨的内侧滑动,推杆远离滑块的一端于圆环的内侧滑动嵌套,而推杆的外侧分别与轴臂的侧面滑动摩擦,轴臂通过旋转球体于圆环的内侧摆动,此时轴臂挤压至限位层的一侧,限位层呈拱起变形,通过限位层的变形能够根据电线直径大小形成快速夹持固定,从而能够避免电线在穿线过程中脱落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用穿线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电气工程在安装使用时,需要使用穿线施工装置辅助电线穿入管道的内部,使用时将玻璃钢覆杆由引轮引出,然后与相应的金属头联接,穿入管路内,对于在管道中牵引引导绳是优秀的辅助工具,光滑又富于弹性的表面可使穿孔器轻松地通过狭窄的通道,针对于穿线施工装置的技术启示;
对于穿线施工装置的研究发现了以下问题:
电线型号不同直径不同,在穿线施工装置在穿线前需要对电线进行夹持固定,穿线施工装置无法快速根据电线直径进行夹持固定,同时线管在生产后,内壁易粘附粉尘,由于线管较为狭窄,导致人工无法快速对线管内壁进行清理,进而导致穿线施工装置无法在穿线过程中对线管内壁飞尘进行吸取收集;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CN202111038950.X一种建筑穿线管施工用穿线装置,公开了穿线施工装置,该发明转轴设于固定底座上且设于固定底座内,所述转动环滑动连接设于固定底座上,所述连接轴铰接设于转动环上且设于固定底座内,所述固定夹片铰接设于转轴上且铰接设于连接轴上,具体是一种实用性好的、成本低的建筑穿线管施工用穿线装置;
本发明主要能够解决穿线施工装置无法在穿线过程中对线管内壁飞尘进行吸取收集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用穿线施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描述问题。
本发明一种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用穿线施工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达成:一种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用穿线施工装置,包括圆管,该圆管的内侧贯穿焊接有金属头,所述圆管的外侧旋转有滚珠,而圆管远离金属头一端的内部设有集料架。
进一步的,所述圆管内部的一端贯穿焊接金属头,而集料架设于圆管内部的另一端,同时集料架分布于圆管内部的两侧,集料架呈凹状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头内部与电线活动嵌套,金属头的内部呈中空状设置,金属头的内部设有防电线脱落的摆动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滚珠于圆管的外侧呈360°旋转,滚珠环绕于圆管靠近集料架的一端,滚珠与线管内壁滚珠贴合,线管即电线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滚珠靠近圆管的一侧摆动贴合有扇叶,所述扇叶远离滚珠的一侧依次摆动有第一转轴和摆臂,所述摆臂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镶嵌有可弯曲架,所述圆管靠近可弯曲架的两侧贯穿有套筒,所述套筒下端的一侧贯穿有管道,所述管道靠近套筒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摆动有挡板,所述挡板远离管道的一端安装有凸条。
进一步的,所述圆管内部靠近滚珠的一侧设有凹槽,而扇叶和第一转轴均设于凹槽的内部,扇叶呈半圆弧状设置,半圆弧角度为35-50°,扇叶、第一转轴和摆臂为联动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摆臂的一端延伸至集料架的内部,同时摆臂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与套筒呈同一水平面设置,摆臂重量大于扇叶重量50-100g。
进一步的,所述可弯曲架呈横向“T”状设置,可弯曲架于套筒的内侧呈水平滑动,可弯曲架远离摆臂的一端与套筒的内壁滑动贴合,可弯曲架为可变形材质,如橡胶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华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华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20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