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制造用高适应带式打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2075.0 | 申请日: | 202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6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仲怀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吉帆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1/00 | 分类号: | B24B21/00;B24B21/18;B24B41/02;B24B53/10;B24B55/00;B24B55/08;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制造 适应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具制造用高适应带式打磨装置,涉及模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连接有固定机构,其中待打磨模具固定在固定机构输出端上,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转动机构,其中待打磨模具放置在转动机构输出端上,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连接有打磨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弹性气囊,提高了打磨带与模具表面的接触压力,有效避免打磨带对于平面和凹面打磨时打磨带中部与模具表面接触压力过小甚至悬空的情况发生,对凸面、平面和凹面的模具均能形成有效打磨效果,提高了对模具打磨的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制造用高适应带式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模具的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到打磨装置对模具表面进行打磨,提高模具表面平整度。现有技术中的打磨装置,通常采用打磨砂轮进行打磨,配合可驱动砂轮在空间内运动的移动机构,以对模具表面形成整体的打磨效果,但是砂轮打磨面积小,打磨效率较低。
经检索,申请号为202011398479.0的中国授权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床加工设备的自动打磨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其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打磨带运动,使打磨带对模具表面形成打磨效果,此种方式中,通过打磨带对模具表面进行打磨,打磨带相比于砂轮具有更大的打磨面积,提高了对模具的打磨效率,但是其通过第二电机转动轴、传动杆和圆杆支撑的打磨带仅对凸面的模具表面能形成有效的接触和打磨效果,对于平面和凹面的模具表面打磨带与模具表面的接触压力较小甚至悬空,无法形成有效打磨。
传统技术还有采用转动辊对打磨带进行支撑,从而可以对于适配转动辊曲率的凹面模具形成适应性打磨,但是对于不适配转动辊曲率的模具表面进行打磨时,仍需要移动机构驱动转动辊运动或者驱动模具运动,以使转动辊带动打磨带对模具表面形成整体打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模具制造用高适应带式打磨装置,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技术中采用砂轮对模具表面进行打磨的打磨面积小且打磨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制造用高适应带式打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连接有固定机构,其中待打磨模具固定在固定机构输出端上,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转动机构,其中待打磨模具放置在转动机构输出端上,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连接有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轮和打磨带,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上转动连接有三个驱动轮,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与一个驱动轮同轴固定连接,三个所述驱动轮外周侧套设有同一打磨带,所述打磨带远离驱动电机一端外侧抵靠在待打磨模具上,所述固定架内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弹性气囊、转动套、充气管和充气泵,所述弹性气囊位于打磨带内侧,所述弹性气囊顶部和底部均密封固定连接有转动套,两个所述转动套内密封转动连接有同一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中部贯穿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充气管固定连接在固定架上,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充气泵,所述充气管底部通过软管与充气泵输出端连通。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包括底板、顶板和护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护板,三个所述护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顶板,所述底板和顶板均呈三角状,其中三个驱动轮一一对应转动连接在三角状底板和顶板三个顶点处,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顶板上,其中驱动电机输出端贯穿顶板。
优选地,三个所述护板一一对应位于三个驱动轮靠近底板中部一侧,所述护板两端间隙抵靠在打磨带内侧,有效避免弹性气囊被夹入驱动轮和打磨带之间,对弹性气囊形成保护效果。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多个所述第一磁铁嵌在打磨带内,多个所述第二磁铁固定连接在弹性气囊囊壁上,多个所述第一磁铁与多个所述第二磁铁一一对应且异名磁极相对,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相互磁性吸引,使得弹性气可随打磨带进行转动,减少弹性气囊与打磨带的相对摩擦,提高弹性气囊而对工作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吉帆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吉帆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20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