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纯水制水中浓水回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2023.3 | 申请日: | 202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7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彭国;姚敏;殷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西部安兴电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南昌逸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5 | 代理人: | 刘林艳 |
地址: | 832061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纯水 水中 回收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纯水制水中浓水回收工艺,涉及废水回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源水泵使水源被多介质过滤器进行多介质过滤处理,被多介质过滤器过滤的水源通过源水泵进行反渗透过滤,被多介质过滤过程中过滤处理的水源经过反渗透过滤出来的纯水进入混床。本发明通过增加50立方米/小时RO膜处理系统,对浓水进行二次回收,回收率达到60%,从而起到节水作用,多介质过滤器中的滤层的滤膜是由源水泵正向输出,滤层正面对杂质进行阻拦所形成的滤膜,高浓水逆向进入多介质过滤器会对滤层的滤膜进行冲洗,把滤膜从多介质过滤器的滤层处冲掉,通过大流量反洗水泵,用浓水箱水对多介质处理器进行反洗,能够更好的清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纯水制水中浓水回收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纯水制水工艺中,水源经过处理,变成纯水,而在制备过程中,由水源所产出的浓水一般会直接排出,经过大数据的调研,制水处理量的30%的浓水会直接排出,而由于浓水中提炼纯水较为麻烦,若是对浓水进行提炼所制作出来的纯水所需要的资源远远对于浓水提炼出纯水所产生的价值,会形成一定的浪费,而浓水的直接排出,却又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现有的纯水制备过程中,经过大数据的调研,制水处理量的30%的浓水会直接排出,而由于浓水中提炼纯水较为麻烦,若是对浓水进行提炼所制作出来的纯水所需要的资源远远对于浓水提炼出纯水所产生的价值,会形成一定的浪费,而浓水的直接排出,却又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纯水制水中浓水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源水泵使水源被多介质过滤器进行多介质过滤处理;
S2、被多介质过滤器过滤的水源通过源水泵进行反渗透过滤;
S3、被多介质过滤过程中过滤处理的水源经过反渗透过滤出来的纯水进入混床,被反渗透过滤过程中过滤出来的浓水水源进入浓水箱;
S4、混床内部的反洗水源为高纯水;
S5、浓水箱的浓水源经过反渗透过滤出来的纯水进入混床中,被反渗透过滤过程中过滤出来的农水源进入高浓水箱变成高浓水源;
S6、高浓水箱内部的高浓水源通过反洗水泵逆向进入多介质过滤器,然后经过多介质过滤器变成反洗污水,将反洗污水外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源水泵对水源进行运输,经由多介质过滤器进行过滤,过滤掉水源中的杂质,此时被过滤的水通过RO膜进行一次反渗透过滤,此时水源被过滤分为浓水和淡水,而淡水会进入混床内部,而浓水则会进入浓水箱暂存,而浓水箱的浓水经过RO膜二次反渗透过滤,此时浓水变成高浓水和淡水,而淡水排入混床内部,高浓水进入高浓水箱内部暂存,经过一次反渗透过滤和而二次反渗透过滤能够更好的减少高浓水中的纯水含量,而通过反洗水泵抽取高浓水对多介质过滤器进行冲洗,从而使高浓水可以二次利用,从而起到节约用水的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中:
1)、所述多介质过滤,水源经过多介质过滤器进行过滤,水源中的杂质通过多介质过滤器的滤层时,滤层的缝隙会对杂质进行筛选,杂质会停留在滤层的缝隙之间,液体则会穿过多介质过滤器。
2)、滤层的缝隙停留的胶体颗粒,长时间会形成一定的滤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介质过滤器可以对水源进行过滤,过滤掉水源中的杂质,特别是一些漂浮物和胶状颗粒等。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S5步骤中:
1)、浓水箱用于被反渗透过滤所过滤出来的浓水水源储存;
2)、通过水泵运输浓水箱中的浓水;
3)、浓水在通过水泵进行运输时,经过50立方米/小时RO膜进行反渗透过滤,对浓水进行二次回收,被反渗透过滤过程阻拦的水进入高浓水箱,通过反渗透过滤过程中的水源进入混床变成高纯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西部安兴电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新疆西部安兴电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20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树脂的成型模具
- 下一篇:充放电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