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医用电梯应急处理用担架自动升高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1926.X | 申请日: | 2022-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9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美玲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F7/02;B66F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戴义保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电梯 应急 处理 担架 自动 升高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医用电梯应急处理用担架自动升高控制系统,包括梯体、按键控制模块、升降机构、底部挡板、夹紧机构、电动伸缩杆和角壁板,所述梯体的轿厢底板上设有底部挡板;所述夹紧机构能够对担架的抬杆进行夹紧固定,夹紧机构安装在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的顶端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按键控制模块能够控制升降机构、夹紧机构以及底部挡板的运动;所述升降机构与角壁板之间设有能够遮挡机械机构的收卷板。本发明设置的收卷板能够消除儿童手指触碰裸露机械部件受伤情况的发生;设置的按键控制模块,能够控制担架的升高和下降;同时设置刷卡的方式开启控制按键,能够丰富担架升高的控制途径,提高了设备能够正常使用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非医用电梯应急处理用担架自动升高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民用住宅楼大都为高层建筑,其建筑内的电梯几乎都是非医用电梯,尤其是一些建设较早的小区,电梯不论是内部间距、还是电梯门的宽度都较窄;加上建设时间较早,入住率基本都比较高,有些小区甚至因为楼房建成的时间长,相应的该楼栋住户的平均年龄较大,在遇到突发病情或意外状况时,需要用到担架抬伤患者。
当在使用担架时,最先遇到的是电梯狭窄导致担架无法放置的问题;常用的做法就是人为的将担架一端竖起,然后将移动担架至电梯内部,在电梯下降的过程中,还需要长时间的扶着担架;特别是遇到高峰期,电梯经停多个楼层,极大地增加了担架竖起的时间,会使得医护人员更加疲惫;此外,担架竖起后,因为是人为扶着,为了保证担架不歪斜,通常是多个医护人员协同扶起担架。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申请号为2013102028543,名称为能放置担架的电梯轿厢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防止担架的方法,即在轿厢的侧壁上安装支撑架和把手,这种结构虽然能够防止担架,但是把手和支撑台是向电梯内部凸起的,儿童容易磕碰到这个支撑架或把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申请号为2012105630925,名称为一种可容纳急救担架车的电梯;申请号为2019221727870,名称为既有住宅增设担架电梯的专利,均公开了一种在电梯侧壁上加装一个箱体来增加电梯内部空间的方法,该方法虽然可行,但是受困于现有电梯井的结构大小,电梯结构的限制,箱体的加装空间有限,有限的空间对于一些型号较大的担架来说,其有时并不能解决担架放置的问题(加装的箱体大了就可能会使得箱体与电梯轿厢或电梯导轨之间存在干涉,影响使用安全)。
申请号为2019206133664,名称为一种用于电梯内部的医用担架升高固定装置,其公开了一种升降的锁紧夹具和弹锁机构来对担架进行固定的装置,但是该装置的弹锁机构容易被手指塞进去,儿童容易被卡手指,存在安全隐患,且其设置的两个相向滑动的滑块,使得其夹具的夹紧间距是固定的,但是应急的担架有时并非都是医用担架,例如应急担架,其两个抬杆之间的间距是随着伤患者的体型、体重,有变化的,因此,其无法解决应急担架的升高问题;此外,该装置的担架是正对着电梯门的,因此考虑实际应用时,担架被抬得很高,担架的一端抵着电梯门,当担架上端滑落时,其底部会直接碰撞电梯轿厢门,容易导致电梯轿厢门损坏。
此外,上述常见的几种方案中,其控制的都是电机的升降,而该控制装置设置在电梯内,人员流量大,控制按键没有保护措施,非常容易被误触碰或者出于好奇的心理主动触碰,影响设备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医用电梯应急处理用担架自动升高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美玲,未经陈美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19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