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手机秒表计时方法、计时系统、设备、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1374.2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0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智测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71/06 | 分类号: | A63B7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王学贞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手机 秒表 计时 方法 系统 设备 终端 | ||
本发明属于体育运动计时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手机秒表计时方法、计时系统、设备、终端,智能手机秒表计时方法包括:智能手机秒表进入待机状态,控制手机界面UI全屏幕调整为计时启动触控区;当运动员起跑瞬间点击屏幕任意区域开始计时;于计时启动后调整计时触控区自动为名次触控区,根据触按次数依次记录名次和时间,并于运动员冲线瞬间点击手机界面任意区域得到冲线运动员计时、计名次结果;于计时完成后快速双击手机界面最上端的触控按钮控制智能手机秒表恢复计时待机状态。本发明提高了智能手机秒表计时在体育赛事、测试或训练中计时的实用性、准确性和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体育运动计时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手机秒表计时方法、计时系统、设备、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比赛或者训练计时中,一般采用下面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普通秒表计时,通过人眼判断和手动操作秒表来实现计时,这种方法存在成绩记录繁琐(需要提前打印名单制表)、可能记录错误、需二次录入电子表格、统计困难等。
第二种是通过电脑及高速摄像机系统来实现计时,这种方法计时准确,但整套设备费用高,安装麻烦,只适宜大型比赛。携性差、使用场景单一、不适用于非标准化场地、群众性比赛/测试项目。
第三种是通过RF感应方式,跑步冲刺线上装上RF感应天线,每个运动员鞋上或其他地方固定一个RF贴,电脑收到带编码的感应信号来实现计时。由于RF接受信号灵敏度差异,计时感应位置不准确,从而出现计时不准确。同时整套设备费用高,安装麻烦,只适宜长距离的马拉松赛辅助计时。
第四种是通过智能手机秒表计时,部分APP已经实现计时与成绩记录功能,但均未考虑在实际体育比赛/测试中盲操作(计时员眼睛看着起点)与触摸屏按键位置无法精准把控(计时员需要看屏幕按钮)之间的矛盾。按键布局均为“计时开始”、“重置”、“计名次”三个按钮,这种按键布局和操作方法,计时员为了能准确按到开始按钮,只能眼睛看着屏幕手指悬浮在屏幕“开始按钮”位置,耳朵听到起跑声音按控屏幕按钮开始计时,这种方式比眼看起点发令信号后(一般为发令枪烟信号或发力强闪光信号)进行计时晚(晚的原因是声音比光的传播速度慢),不符合体育比赛/测试计时规范。相反,如果计时员按计时规范眼睛看着发令信号,又会由因计时按钮太小计时员无法不看屏幕100%按对屏幕“开始按钮”位置,进而导致开表计时失败。因此现存的手机秒表计时系统,虽从功能上是实现了智能手机的计时功能,但存在实用性差、用户体验差、误操作率高等问题,无法在体育比赛/测试中有效应用,现有技术还有待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现有的普通秒表计时方法记录过程繁琐、可能记录错误、需二次录入电子表格、统计困难,无法实时、高效实现计时数据(时间、名次等关键信息)与被测运动员身份数据(学号、姓名、身份证号等关键信息)数字化匹配、存储与传输;
(2)现有的电脑及高速摄像机系统计时的方法整套设备费用高,安装麻烦,只适宜大型比赛;人均计时成本高,无法广泛应用于群众性体育比赛/测试。
(3)现有RF感应计时方法,计时不准确(感应携带位置不准确、感应信号不稳定)且整套设备费用高,安装麻烦,维护成本高,只适宜长距离的马拉松赛辅助计时,人均计时成本高,无法广泛应用于群众性体育比赛/测试。
(4)现有的智能手机秒表计时方法应用于体育比赛/测试时,未考虑体育计时对秒表UI及操作方法要求的特殊性,存在按键高误触、计时数据回零丢失、运动员重测等严重后果,同时也未实现运动员身份与计时数据的匹配、存储、传输,体育应用范围及其有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手机秒表计时方法、计时系统、设备、终端。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手机秒表计时方法,所述智能手机秒表计时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智测体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智测体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13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