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71159.2 | 申请日: | 202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7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吴浩;邓思敬;杨玉萍;邹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2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沈晓彦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故障 区段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包括:采集配电网发生故障后的各区段两端的零序电流;对所述零序电流进行预处理后,再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获取时频图;根据引入迁移学习的ConvNeXt,对所述时频图进行特征提取与分类,获取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结果。本发明耐受高阻能力强,具有一定的抗噪声的能力,且在部分数据丢失的情况下依然能进行区段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深度学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配电网的结构愈发复杂,以谐振方式进行接地的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特点是故障电流较小,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带接地点运行,但是带接地点运行时间太长会导致相间故障,增大故障的范围,可能会引发大面积的停电。为了在线路发生故障时缩小故障的范围,使得巡线人员能够能迅速修复线路故障,需要对故障发生的区段进行准确的定位,以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
随着故障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的专家对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改进。目前故障定位的方法包括阻抗法,行波法和注入信号法三种方法。其中,一种阻抗法为:利用阻抗分析进行故障定位,能够在不同故障类型的情况下准确识别出故障点,但随着故障距离的增加,故障定位的难度会增大;另一种阻抗法为: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与支持向量机提取出线路故障的特征,然后构造函数提取行波的分布信息,通过行波的时域信息找出有效突变点,但需要较高精度的电流互感器才能获取到故障数据。一种行波法为:通过小波多分辨率对行波特征进行提取,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定位网络的超参数,定位准确度有所提高,但行波的波头识别困难且对采样频率选择的要求较高,且该方法未对线路发生高阻接地故障的情况进行分析;另一种行波法为:通过检测零模和线模第一个波头出现的时刻来进行区段定位,但所需的采样频率较高,导致处理的数据量较大,工程中较难实现。注入信号法利用注入装置注入信号,再进行检测以实现故障定位。信号注入法为: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给线路串联了一个LC注入装置,通过分析衰减系数与故障位置的关系进行故障定位,但注入信号本身对电网会有一定的冲击,且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难以准确进行定位。综上,目前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存在数据计算量较大、耐高阻能力较弱,对噪声环境的适应性较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该方法耐受高阻能力强,具有一定的抗噪声的能力,且在部分数据丢失的情况下依然能进行区段定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包括:
采集配电网发生故障后的各区段两端的零序电流;
对所述零序电流进行预处理后,再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获取时频图;
利用引入迁移学习的ConvNeXt,对所述时频图进行特征提取与分类,获取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结果。
可选地,发生故障后的各区段两端的所述零序电流为:
其中,为故障点上游的零序电流量,为故障点下游的零序电流量,为对地电容;为消弧线圈电感;为流经的电容电流;为流经的电感电流;表示终端的总数;表示故障上游的终端数量,终端如图2中所示;表示流经第个电容的电流;为间的整数。
可选地,对所述零序电流进行预处理包括:
基于所述零序电流,计算各区段的零序电流幅值差;
将各区段的所述零序电流幅值差,按照区段顺序进行排列拼接成组合信号。
可选地,所述短时傅里叶变换为:
其中,为原信号;为窗函数的时域形式,为窗函数选取的时间,为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轻化工大学,未经四川轻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11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轨反光光条的提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污泥饼压榨脱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