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后视镜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68893.3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5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聪;高峰;周利民;甘维伟;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74 | 分类号: | B60R1/0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周嗣勇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视镜 机构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外后视镜机构。外后视镜机构包括外后视镜本体、伸缩结构及外盖板结构。伸缩结构可伸缩地设于车门,且与外后视镜本体连接,用于驱动外后视镜本体伸出车门外或缩回车门内,如此,当车辆熄火时,通过伸缩结构使外后视镜本体缩回车门内,实现外后视镜本体隐藏于车门的内部的目的,从而降低车辆刮蹭的风险。外盖板结构可运动地设于车门,在外后视镜本体缩回车门内时盖于外后视镜本体的外侧,在外后视镜本体伸出车门外时避让外后视镜本体,如此,当外后视镜本体缩回车门内时,通过外盖板结构可以盖于外后视镜本体的外侧,从而避免外后视镜本体露出,提高车门整体的美观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后视镜机构。
背景技术
外后视镜是指车身外侧观察车后及车侧情况的反射镜。随着车辆制造技术的发展,车辆的外后视镜机构的制造技术也不断的发展。相关技术中,当车辆熄火后,外后视镜机构仍然凸出在车身的外侧。或者,部分车辆的外后视镜机构可以折叠,可以缩小外后视镜机构凸出于车身的外侧的范围,但是无法完全收缩在车身的内部,造成容易车辆刮蹭的风险,且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降低车辆刮蹭风险和提高美观度的外后视镜机构。
本申请提供一种外后视镜机构,设于车辆的车门,其中,包括:
外后视镜本体;
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可伸缩地设于所述车门,且与所述外后视镜本体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外后视镜本体伸出所述车门外或缩回所述车门内;及
外盖板结构,可运动地设于所述车门,在所述外后视镜本体缩回所述车门内时盖于所述外后视镜本体的外侧,在所述外后视镜本体伸出所述车门外时避让所述外后视镜本体。
可选的,所述车门包括腔体和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开口;所述伸缩结构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外后视镜本体通过所述开口伸出所述腔体外或缩回所述腔体内。
可选的,所述外盖板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车门内的驱动装置和可活动地设于所述车门外的盖板;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盖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盖板盖于所述外后视镜本体的外侧或避让所述外后视镜本体。
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盖板;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使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盖板运动。
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
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向与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向相互垂直;
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盖板连接;
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传动杆绕所述传动杆的轴向转动,所述传动杆带动所述盖板转动。
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
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
传动块,所述传动块与所述传动杆并排设置,并与所述盖板连接,且与第三齿轮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三齿轮转动,所述第三齿轮带动所述传动块沿所述传动块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传动块带动所述盖板沿所述传动块的长度方向运动。
可选的,所述伸缩结构包括涡轮组件和第二电机,其中所述涡轮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外后视镜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涡轮组件运动,使所述涡轮组件带动所述外后视镜本体伸缩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88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