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建筑通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68032.5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8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袁媛;郭营飞;熊毅;冯申申;张世豪;高启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F7/04 | 分类号: | F24F7/04;E04H1/12;F24F13/02;E04D13/04;E04D13/08;E04F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44 | 代理人: | 任崇 |
地址: | 45146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建筑 通风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建筑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建筑通风结构,包括拦挡模块与调节模块,所述拦挡模块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顶面固定连接有拦挡布,所述固定筒侧面环形等距固定连接有五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侧面转动连接有挡板一,所述挡板一内侧面侧面滑动连接有挡板二,所述挡板一侧面底部与拦挡布侧面顶部固定连接。本发明中,通过固定筒顶面固定连接有拦挡布,拦挡布与其底部的挡板一、挡板二可以将自然风向调节模块引导,从而将不同风向的自然风引导进进风端,有利于降低通风机的负荷,可以通过调节模块调整支杆的高度,增加拦挡布的高度,使拦挡自然风的面积增加,有利于提高引导效果,或降低拦挡布的高度,便于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建筑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及减少污染,绿色建筑可以提供较为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绿色建筑技术具有低耗、高效、经济、环保的优点,而在通风机构是绿色建筑一个较为重要的部分,在建设时,一般会将通风结构设置在建筑屋顶,通风结构可以将外界空气送入配套的管道系统内,管道系统可以将外界空气送进建筑内部,并将内部空气送出建筑,对建筑内部进行通风,通风结构可以为建筑内部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保证建筑内部良好的空气质量。
现有的绿色建筑通风结构在使用时,通风结构可以通过进风管吸进外界空气,然后通过通风机等将外界空气送入管道系统,但是进风管的朝向通常固定,不同风向的自然风较难吹进管道内,通风机吸进外界空气负荷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通风结构,通过固定筒顶面固定连接有拦挡布,拦挡布与其底部的挡板一、挡板二可以将自然风向调节模块引导,从而将不同风向的自然风引导进进风端,有利于降低通风机的负荷,可以通过调节模块调整支杆的高度,增加拦挡布的高度,使拦挡自然风的面积增加,有利于提高引导效果,或降低拦挡布的高度,便于安装。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绿色建筑通风结构,包括拦挡模块与调节模块,所述拦挡模块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顶面固定连接有拦挡布,所述固定筒侧面环形等距固定连接有五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侧面转动连接有挡板一,所述挡板一内侧面侧面滑动连接有挡板二,所述挡板一侧面底部与拦挡布侧面顶部固定连接,且挡板二侧面顶部与拦挡布侧面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拦挡布顶部设置有与调节模块传动连接的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侧面环形等距固定连接有五个支杆,且五个支杆与五个固定座一一对应,可以将调节模块与管道系统连通,拦挡布可以将自然风向其底部的调节模块引导,挡板一、挡板二可以挡住自然风,避免自然风直接绕过拦挡布,保证自然风顺利进入调节模块,然后进入管道系统,有利于降低通风机的负荷,且拦挡布为类圆锥形,这样不同方向的自然风均可以被引导进调节模块内,有利于提高引导效果,提升节能效果,且可以通过调节模块调整支杆的高度,将拦挡布拉伸展开或折叠收起,将拦挡布拉伸展开后,可以增加拦挡布拦挡自然风的面积,有利于提高拦挡效果,降低通风机的负担,而将拦挡布收起后,可以降低拦挡布的高度,方便安装,且可以将支杆替换为可调节的伸缩杆,这样可以进一步调整拦挡布张开的范围,有利于根据需要调整拦挡布的拦挡面积,且可以将拦挡布顶部合围收起,进一步减少拦挡布的体积,便于通风结构的安装。
进一步在于:所述挡板一与挡板二两个侧面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挡板一两个侧面底部与挡板二两个侧面顶部均设置有与拦挡布侧面固定连接的若干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槽内侧面滑动连接的圆块,圆块可以在限位槽内滑动,从而使限位块沿限位槽移动,在拦挡布展开后,拦挡布底部与顶部撑开将会带动限位块相互远离,在拦挡布折叠收起后,可以使限位块相互靠近,限位块有利于增加挡板一与挡板二两者与拦挡布连接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80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