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回收锚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62041.3 | 申请日: | 2022-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3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周盛全;冯绍童;柯宅邦;乐腾胜;王飞;戴晨;徐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02D5/74;E02D5/7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科华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115 | 代理人: | 吴变变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回收锚杆装置,包括中心螺纹杆、锚杆本体和钻头,锚杆本体上设置有若干螺旋肋,锚杆本体为分体式结构;锚杆本体内设置有若干个锚固装置,锚固装置包括锚固组件和滑动部,锚固组件螺纹固定在中心螺纹杆上,锚固组件和滑动部相适配,锚杆本体上开设有若干个锚爪出口,锚固组件贯穿锚爪出口与岩土层固定,锚爪出口与螺旋肋错位设置;锚固组件的端部为尖状结构;本发明公开的可回收锚杆装置通过相对转动使锚固座上的推动杆带动锚爪沿滑动槽穿入岩土层进而实现较好的锚固效果,推动杆与锚爪通过连接扣连接为整体,在回收时通过人工或者机械转动可将锚爪收回至锚杆内,回收过程安全,节省地下空间,可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支护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回收锚杆装置。
背景技术
锚杆支护多用于隧道工程、巷道以及深基坑和边坡施工中,锚杆支护不仅可以节省材料、造价优廉,而且施工便利、操作简单、施工时占用空间小,可达到较好的支护效果。
现阶段锚杆支护技术常被应用在隧道或基坑工程的初期支护或者最终支护等领域,锚杆通过锚固段与岩土体之间的接触来增大粘结摩擦力进而实现提高锚杆承载力的目标,但这种锚杆支护功能失效后,被遗留在地下成为地下障碍物,无法回收,造成极大浪费材料的同时也给地下工程施工带来不利影响。部分锚杆虽然为可回收锚杆,但其回收时费力且无法做到全部回收,并在回收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土体扰动,所以特设计此可回收锚杆装置,可对其进行完全回收,对土体造成的扰动可忽略不计,更好的服务于地下工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回收锚杆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可对其进行完全回收,对土体造成的扰动可忽略不计,更好的服务于地下工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回收锚杆装置,包括中心螺纹杆、锚杆本体和钻头,所述中心螺纹杆贯穿所述锚杆本体且与所述锚杆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中心螺纹杆的底部与所述钻头可拆卸连接,远离所述钻头的所述中心螺纹杆上设置有紧固组件,所述锚杆本体上设置有若干螺旋肋,所述锚杆本体为分体式结构;
所述锚杆本体内设置有若干个锚固装置,所述锚固装置包括锚固组件和滑动部,所述锚固组件螺纹固定在所述中心螺纹杆上,所述锚固组件和滑动部相适配,所述锚杆本体上开设有若干个锚爪出口,所述锚固组件贯穿所述锚爪出口与岩土层固定,所述锚爪出口与所述螺旋肋错位设置;
所述锚固组件的端部为尖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锚固组件包括螺纹连接在所述中心螺纹杆上的锚固座,所述锚固座上固接有若干个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内设置有锚固部,所述锚固部与所述滑动部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锚固部包括与所述固定器转动连接的推动杆,所述推动杆转动连接有锚爪,所述推动杆和所述锚爪与所述滑动部滑动接触,所述推动杆和所述锚爪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器上开设有球形槽,所述推动杆的两端分别为球形结构,所述推动杆一端的球形结构与所述球形槽相适配,所述推动杆和所述锚爪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扣,所述推动杆另一端的球形结构与所述连接扣相适配。
优选的,述滑动部包括固接在所述锚杆本体内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开设有若干个滑动槽,所述固定盘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锚固座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锚爪与所述滑动槽滑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滑动槽内固接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所述锚爪两侧。
优选的,所述锚杆本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螺接在所述中心螺纹杆顶部的顶部管体和若干锚固管体,所述顶部管体与接近所述顶部管体底部的锚固管体可拆卸连接,接近所述钻头的锚固管体与所述钻头可拆卸连接,所述锚固管体内固接有固定盘,所述顶部管体和若干锚固管体的外壁上固接有螺旋肋。
优选的,所述滑动槽为阶梯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锚爪的端部为弯曲锥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未经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20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