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网联汽车车尾监控摄像头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59710.1 | 申请日: | 2022-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3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石见昕;邬丽娟;刘丹丹;王洁明;赵春丽;姜博瀚;唐天一;曲祐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交投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4 | 分类号: | B60R11/04;B60R1/26;B60Q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博念易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62 | 代理人: | 张海峰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汽车 车尾 监控 摄像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网联汽车车尾监控摄像头,涉及摄像头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智能网联汽车车尾监控摄像头,功能单一,在新车型中大多内置在车辆后备箱门上,无法便携安装在老款车型上,使得很多老款车车主无法享受新功能,局限性较大,且无法调节摄像头的角度,使用效果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顶侧设有强力胶,所述安装环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转动设置有滑座,两个所述滑座之间固定焊接有同一个连接杆。本发明设计合理,可以便携安装在老款车型上,使得很多老款车车主可以享受新功能,局限性较小,且可以调节摄像头的角度,使用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网联汽车车尾监控摄像头。
背景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在智能网联汽车中会用到大量摄像头,最主要的就是车尾监控摄像头,车尾监控摄像头可以辅助驾驶员倒车,为能够开发出车尾摄像头更完善的功能,所以亟需一种智能网联汽车车尾监控摄像头。
但是,现有的智能网联汽车车尾监控摄像头,功能单一,在新车型中大多内置在车辆后备箱门上,无法便携安装在老款车型上,使得很多老款车车主无法享受新功能,局限性较大,且无法调节摄像头的角度,使用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智能网联汽车车尾监控摄像头,功能单一,在新车型中大多内置在车辆后备箱门上,无法便携安装在老款车型上,使得很多老款车车主无法享受新功能,局限性较大,且无法调节摄像头的角度,使用效果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车尾监控摄像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网联汽车车尾监控摄像头,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顶侧设有强力胶,所述安装环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转动设置有滑座,两个所述滑座之间固定焊接有同一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转动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上固定焊接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同一个多功能盒;
所述多功能盒内设有供电模块、单片机、摄像头、防撞雷达与控制雷达,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摄像头的输入端、防撞雷达的输入端和控制雷达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显示器的输入端与扬声器的输出端。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环上开设有四个安装孔,四个所述安装孔为等间距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槽的内壁上与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均设有丁腈橡胶。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撞雷达用于检测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若车辆与障碍物较近则会通过扬声器发出警报,提醒驾驶员避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雷达用于监测车辆位置信息,可以为驾驶员提供导航服务。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头用于记录车尾影像信息,驾驶员通过显示器查看车尾影像,辅助驾驶员驾驶车辆。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模块为单片机、摄像头、防撞雷达与控制雷达进行供电。
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车尾监控摄像头,通过强力胶将安装环装在车尾处,用户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位置,若用户接受为汽车后备箱门开孔则可以通过安装孔对安装环进行固定安装,通过外力转动连接杆与套筒可以调节多功能盒的角度,便于摄像头拍摄影像,因为在环形槽的内壁上与连接杆的外侧均设有丁腈橡胶,可以防止在重力的作用下多功能盒自动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交投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黑龙江省交投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597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