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归的负载均衡保护倒换方法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59708.4 | 申请日: | 2022-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4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龙辉;马志文;周俊杰;吴新潮;潘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H04W28/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向彬 |
地址: | 43020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负载 均衡 保护 倒换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双归的负载均衡保护倒换方法:为双归节点的节点类型在“主working”和“备protection”之外,扩展一个新的节点类型,“成员member”;将第一PE和第二PE均配置为成员member类型,部署双归ECMP保护;双归ECMP保护是指通信业务均衡分担进入到两个双归站点后,在扩展RFC8185标准协议基础上提出的二层保护技术,两站点通过设备间信令通道传递告警和倒换信息实现联动;在第三PE部署PWECMP保护,在BSC基站控制器部署LAG ECMP保护。本发明基于双归的负载均衡保护倒换方法,可对双归接入的业务实现负载均衡,并实现基于双归节点联动的保护方法,双归节点不区分主备均作为成员节点,降低了工程部署双归业务的复杂度。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应的基于双归的负载均衡保护倒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业务倒换与保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双归的负载均衡保护倒换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基站连接一台PE(Provider Edge,运营商边缘)设备即可接入网络,该接入方式称为“单归接入”,风险是若该PE设备故障或掉电,将导致基站通信业务中断。工程部署为了提升网络可靠性往往使用“双归接入”方式接入网络,如图1所示。对应的双归保护方案有RFC8185标准,如遇工作PW(Pseudo Wire,伪线)或第一PE(PE1)节点故障等情况,基站能通过第三PE(PE3)-第二PE(PE2)正常接入网络,针对主备双归节点的保护方法较多,其不足是备用链路常处于空闲状态,浪费了带宽。
为提升带宽利用率,如图2所示,工程上常通过规划,将一半业务经第一PE(PE1)接入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另一半业务经第二PE(PE2)接入BSC基站控制器。常见规划方法有两种:
(1)第三PE(PE3)所有业务的工作PW与第一PE(PE1)对接,PE4所有的工作PW与第二PE(PE2)对接;
(2)第三PE(PE3)承载业务分为两半,一半业务经工作PW与第一PE(PE1)对接,另一半业务经保护PW与第二PE(PE2)对接。
该方案可提高带宽利用率,但对工程人员要求较高,且规划难度随设备节点数和业务规模同步增加,工程维护也愈发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归的负载均衡保护倒换方法与系统,其目的在于降低工程部署双归业务的复杂度,并且提升双归保护倒换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归的负载均衡保护倒换方法,为双归节点的节点类型在“主working”和“备protection”之外,扩展一个新的节点类型,记为“成员member”;
将第一PE和第二PE均配置为成员member类型,部署双归ECMP保护;所述双归ECMP保护是指通信业务均衡分担进入到两个双归站点后,在扩展RFC8185标准协议基础上提出的二层保护技术,两站点通过设备间信令通道传递告警和倒换信息实现联动;
在第三PE部署PW ECMP保护,在BSC基站控制器部署LAG ECMP保护。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归ECMP保护的具体实现为:
首先将两双归站点配置成成员member类型,两站各自采集网络内和网络间的故障告警信息和业务倒换信息,通过设备间信令通道通告给对方。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为:
基站直接连接到第三PE,第三PE通过网络内两条不同链路,分别连接到两个双归节点的第一PE和第二PE,两双归节点通过各自网络间链路连接到BSC基站控制器,进而实现通信业务双归接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597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