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浅池沉淀原理的菌藻共生自净反应器及自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54168.0 | 申请日: | 202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7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钟彩英;黎绮璇;邱茂雨;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自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00;C02F1/52;C02F3/32;C02F3/30;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20;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南杰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赤花居委会广隆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沉淀 原理 共生 自净 反应器 方法 | ||
1.一种基于浅池沉淀原理的菌藻共生自净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本体、生态基组件以及曝气装置,所述反应器本体上设置有调节混合区、絮凝区、曝气区、生态基区以及污泥斗区,所述调节混合区、所述絮凝区、所述曝气区与所述生态基区依次相通,所述调节混合区内的污水能够溢流进入絮凝区,所述絮凝区用于对污水进行絮凝处理,所述曝气区位于所述絮凝区的下方,所述生态基区位于所述曝气区的右上方,所述生态基区设置有溢流口,所述生态基组件位于所述生态基区内,所述生态基组件包括固定组件、生态基以及LED灯带,所述固定组件位于所述生态基区且连接于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内壁,所述生态基包括帘式生态基和尼龙扎带,所述帘式生态基连接于所述固定组件,所述帘式生态基与竖直方向呈倾斜45°-60°设置,所述LED灯带固定于所述固定组件,所述生态基组件用于供藻菌微生物吸附,所述污泥斗区位于所述曝气区的下方以用于收集沉淀的污泥,所述曝气装置与所述反应器本体连接以用于向所述曝气区曝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浅池沉淀原理的菌藻共生自净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浅池沉淀原理的菌藻共生自净反应器还包括污泥回流装置,所述污泥回流装置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污泥斗区的污泥出水口且另一端连通于所述调节混合区的污泥进水口;
和/或,所述基于浅池沉淀原理的菌藻共生自净反应器还包括三角堰布水器,所述三角堰布水器设置于所述调节混合区与所述絮凝区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浅池沉淀原理的菌藻共生自净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浅池沉淀原理的菌藻共生自净反应器还包括导流墙,所述导流墙设置于所述反应器本体内且连接所述应器本体的顶壁,所述导流墙由所述应器本体的顶壁朝向底壁延伸,所述导流墙将所述反应器本体内腔的上部分隔形成所述絮凝区与所述生态基区,所述反应器本体内腔的下部形成所述曝气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浅池沉淀原理的菌藻共生自净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基的表面具有凹凸结构和/或孔洞结构,所述凹凸结构和/或孔洞结构用于供藻类吸附。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浅池沉淀原理的菌藻共生自净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鼓风机、曝气软管以及微纳米曝气头,所述鼓风机设置于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外部,所述微纳米曝气头设置于所述曝气区内,所述微纳米曝气头通过所述曝气软管与所述鼓风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浅池沉淀原理的菌藻共生自净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浅池沉淀原理的菌藻共生自净反应器还包括第一格栅网,所述第一格栅网设置于所述调节混合区内;
和/或,所述基于浅池沉淀原理的菌藻共生自净反应器还包括第二格栅网,所述第二格栅网设置于所述絮凝区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自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自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541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