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耐磨PC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48250.2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9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科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1/04;C08L83/04;C08K7/14;C08G64/30;C08B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冯起芹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耐磨 pc 材料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耐磨PC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首先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制备了纳米尺度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的活化下,将纳米微晶纤维素表面的羟基替换为环氧基团,在催化条件下与高压CO2气体反应,实现环氧基团的开环,得到带有碳酸酯单体的改性纳米纤维素,之后利用二醇化合物生成聚碳酸酯,使得改性纳米纤维素可以有效分散在聚碳酸酯基体中,并增强了其结合能力,可以将施加在聚碳酸酯表面的应力分散,避免应力集中造成的损害,从而有效增强了聚碳酸酯的耐磨性能与强度。本发明制备高强度耐磨PC材料机械性能优异,耐磨能力强,具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耐磨PC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高耐候性与电绝缘性,被广泛应用在各类行业中,但单纯仅靠聚碳酸酯的自身性质,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日常所需,因此在使用时,往往需要对聚碳酸酯进行一定的改性,以满足其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耐磨PC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耐磨PC材料,具有以下特征:按重量份数计,所述高强度耐磨PC材料,包括以下组分:80-100份改性聚碳酸酯、0.5-0.8份抗氧化剂、5-10份阻燃剂、0.1-0.5份润滑剂、20-30份玻璃纤维;
其中,所述改性聚碳酸酯由改性纳米纤维素与1,4-环己二醇经碳酸化处理后,与2-巯基乙醇共聚制得;
其中,所述改性纳米纤维素由微晶纤维素酸解后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得。
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剂0101;所述阻燃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酯。
一种高强度耐磨PC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改性纳米纤维素:
S11.将微晶纤维素溶于去离子水中,冰水浴环境下搅拌分散15-20min后,滴加浓硫酸,使反应溶液中硫酸浓度为65-74%,滴加结束后,升温至50-65℃,搅拌混合反应2-4h后,停止加热,并使用去离子水对反应溶液进行稀释,离心处理,并去除上清液后再次加入去离子水混合,再次离心后,取下层悬浮液进行透析,直至pH稳定,真空干燥,得到纳米纤维素;
S12.将纳米纤维素分散到乙酸乙酯溶液中,加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搅拌混合,升温至80-95℃,回流反应8-12h,加入环氧氯丙烷,降温至60-70℃,回流反应8-12h后,离心分离,并使用无水乙醇洗涤3-5次,真空干燥,即可得改性纳米纤维素;
S2.将1,4-环己二醇、改性纳米纤维素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超声波分散处理3-6h后,向反应体系中充入CO21-1.5h,加入四甲基胍搅拌混合,高压反应1.5-3h,加入溴丁烯,升温至100-110℃,反应8-12h,反应结束后使用去离子水洗涤反应产物,并使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改性碳酸酯单体;
S3.将改性碳酸酯单体与2-巯基乙醇、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升温至70-85℃,CO2气氛下回流反应4-8h,旋蒸产物,去除多余溶剂,并再次将其溶于四氢呋喃中,加入甲醇冰水浴处理,收集沉淀并洗涤,得到改性聚碳酸酯;
S4.将改性聚碳酸酯、抗氧化剂、阻燃剂、润滑剂、玻璃纤维加热共混,并冷却切粒,即可得所述高强度耐磨PC材料。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纳米纤维素、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环氧氯丙烷的质量比为(0.8-1):(0.5-1):(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科尔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温州科尔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82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智能监测功能散热结构的母线槽
- 下一篇:一种河道水体污染修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