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竹帘生产用的竹片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46560.0 | 申请日: | 202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31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陈育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涟源市孙水竹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 | 分类号: | B65G47/24;B65G47/74;B27J1/00;B27J1/02;B07B13/04 |
代理公司: | 郴州大天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2 | 代理人: | 徐起堂 |
地址: | 417124 湖南省娄底***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帘 生产 竹片 传输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帘生产用的竹片传输系统,包括竹片掉头装置和竹片废料剔除装置。本发明在开片机与编织机之间的竹片传输过程中,能够及时剔除竹片废料,杜绝废料进入编织机,同时,实现竹片自动掉头,实现竹片自动化传输,从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帘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竹帘生产用的竹片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竹帘是用一片一片小竹片编织加工而成。在竹帘生产加工过程中,先要将竹子加工成小竹片,然后将小竹片编织成竹帘。
目前,竹帘生产已经可以实现半机械化,竹帘加工过程中可以使用的设备有开片机和编织机,开片机用于将竹子制成小竹片,编织机用于将小竹片编织成竹帘。竹帘生产时,从开片机出来的小竹片散落在地上,需要人工收集起来送至编织机处、按要求摆放在编织机工作台,进行编织。即目前竹帘生产中开片机与编织机之间的竹片传输是要靠人工来完成的。现有技术使用的开片机通常有8组出口装置,每一组出口装置有2个出料口,可以供16台编织机,至少需要18个工人来完成该项工作(16个编织工人,2个收集运输竹片的工人),劳动强度很大,效率低。
而在该竹片传输过程中,还有二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竹片废料的剔除,二是竹片的掉头。
为了保证竹帘的质量,必须在编织时做到每片小竹片的长度一致。但是,在竹片的加工过程中,有些竹片因为竹子原料等原因其长度不能达到设计长度而成为废料,在向编织机传输过程中必须及时将其剔除,否则将导致竹帘产品不合格。目前,竹片废料的剔除是靠人工来完成的,要进行检查、比对、发现和检出工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生产效率很低。另外,由于竹片从开片机出来散落一地,人工检查、比对、发现和检出废料无法及时完成和保证工作质量,不能杜绝废料进入编织机,这样,不能保证竹帘产品质量稳定。
为了使加工出来的竹帘两侧能够保持均恒,必须在编织时做到竹帘两侧小竹片的宽度一致。但是,由于一片竹片的两头宽度会不一致,头部会宽一些,尾部会窄一些,在编织过程中需要不断将其中一半竹片掉头,使相邻两片竹片首尾交错布置。目前,竹片掉头也是需要人工来完成的。这样,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生产效率很低,而且还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如何才能实现及时剔除竹片废料,杜绝废料进入编织机,以及如何才能实现竹片自动掉头,实现竹片自动化传输,从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竹帘生产用的竹片传输系统,以在开片机与编织机之间的竹片传输过程中,及时剔除竹片废料,杜绝废料进入编织机,同时,实现竹片自动掉头,实现竹片自动化传输,从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为了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竹帘生产用的竹片传输系统,包括竹片掉头装置和竹片废料剔除装置;
所述竹片掉头装置包括喂入装置、掉头槽和承接输出装置;所述喂入装置包括喂入轮和喂入槽;所述喂入轮置于喂入槽内,喂入轮外周边与喂入槽底的间隙与竹片厚度相适应;所述喂入槽向上倾斜,以使其出口朝向掉头槽底部的入口;所述掉头槽垂直设置,掉头槽的长度与竹片长度相适应;所述承接输出装置包括输出轮和输出槽;所述输出轮置于输出槽内,输出轮外周边与输出槽底的间隙与竹片厚度相适应;所述输出槽向下倾斜,以使其入口朝向掉头槽的入口;所述输出槽有出口以连接编织机;
所述竹片废料剔除装置包括竹片传输槽;所述竹片传输槽设有入口以连接开片机;所述竹片传输槽的出口连接竹片掉头装置喂入槽的入口;所述竹片传输槽的长度与竹片的设计长度相适应;所述竹片传输槽倾斜设置,竹片传输槽出口端高于入口端。
所述竹片废料剔除装置包括二个竹片传输槽,其中一个竹片传输槽连接竹片掉头装置再通过竹片输送装置以连接编织机,另一个竹片传输槽通过竹片输送装置以连接编织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涟源市孙水竹木有限公司,未经涟源市孙水竹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65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