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力解黏再生高品位混凝土骨料的装置及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44920.3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5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峰;潘超;程姣萍;陈才安;郭棋;朱佳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19/06 | 分类号: | B02C19/06;B02C23/10;B02C23/08;B09B3/35;B09B101/45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力 再生 品位 混凝土 骨料 装置 应用 方法 | ||
一种水力解黏再生高品位混凝土骨料的装置及应用方法,包括供水系统、增压系统、控制系统、破碎系统和回收系统,供水系统将水注入换向阀内,利用增压系统进行增压,利用控制系统控制水射流喷嘴的平移,水射流喷嘴喷射的高压水射流对放置于破碎系统内的废弃混凝土进行水力解黏,分离保留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和水泥浆尾料,并收集循环水进入冲洗水箱内进行循环利用。本发明有效避免骨料分离回收过程中的摩擦性损坏,整套工艺可一次性破碎解黏废弃混凝土,致使骨料自动分离,简单可靠;对于废弃混凝土回收领域具有工艺简单,原理科学,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技术优势,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弃混凝土回收与骨料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力解黏再生高品位混凝土骨料的装置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再生混凝凝土制作是废弃混凝土回收的主导方向,骨料与水泥浆体的有效分离被认为是制作再生混凝土的第一步。机械破碎筛分法是目前废弃混凝土的主要回收方法,但其面临严峻的技术瓶颈。一方面,机械破碎筛分法是通过机械破碎混凝土和振动筛分骨料的方式进行骨料的分离与回收,存在工艺复杂,且回收过程中由于机械用具对于混凝土的作用力,会不可避免地导致骨料表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破坏,造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机械破碎筛分法在骨料分离过程中难以彻底去除骨料表面附着的水泥浆体,被水泥浆包裹的骨料会存在较大的空隙率和吸水率,作为再生骨料将会直接影响到再生混凝土的强度,从而降低骨料的再利用性能。
因此可以说,目前废弃混凝土回收领域面临的技术问题是旧建筑物拆除与混凝土破碎方式有待优化、混凝土破碎后获得的骨料质量有待提高。混凝土破碎方式决定了破碎机理,破碎机理决定了骨料质量,而骨料质量直接决定了作为再生骨料的再利用性能,提高再生骨料再利用性能需从改进混凝土破碎方式上入手。
中国专利CN110449348B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骨料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通过设计使用底座、分离平台、分离锅、防护置、测重机构、送料机构、搅拌组件以及控制器等主要部件,来实现混凝土骨料的分离与收集。该方法避免分离产生的灰尘外溢和空气污染,保证操作人员的操作安全和健康,提高骨料分离的利用率。但该方法主要依靠机械动能的振动与冲击,忽略了骨料表面附着水泥浆体的剥离以及骨料摩擦性损坏的情况,骨料质量仍有待提高。
中国专利CN111410448B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骨料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通过设计支撑机构和驱动机构,基于所述装置开展混凝土骨料分离工作。该方法能够有效防止骨料发生过多碰撞,确保骨料的完整性,同时能够有效进行不同大小规格骨料的筛分处理,有效提高设备实际使用的广泛性。但该方法仅考虑骨料分离时的完整性保留,并不涉及骨料表面水泥浆体的粘结附着,影响了作为再生骨料的再利用性。
中国专利CN113461353A公开了一种快速分离生粗骨料砂奖的方法。通过将再生粗骨料加热后浸入冷水使砂浆逐渐与天然粗骨料分离,重复加热浸泡最终去除砂浆。该方法将再生粗骨料置于冷热耦合作用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水泥砂浆与粗骨料的有效分离。但该方法仅涉及对于再生粗骨料的处理,并没有直接以废旧混凝土作为处理对象,混凝土的破碎方式仍然是机械破碎,且忽视了热胀冷缩对于再生骨料的性能影响以及水泥浆体的剥离难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水力解黏再生高品位混凝土骨料的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力解黏再生高品位混凝土骨料的装置,包括:
供水系统,至少包括依次相连通的冲洗水箱、第一过滤器和第一高压柱塞泵,用于把将冲洗水箱内的水注入后续系统;
增压系统,至少包括第二高压柱塞泵、增压器和换向阀,所述第一高压柱塞泵连接换向阀,所述第二高压柱塞泵将注入换向阀内的水进行增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49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