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继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43191.X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32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西山真千子;奥田晃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50/38 | 分类号: | H01H50/38;H01H50/54;H01H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继电器 | ||
电磁继电器(1)包括主体部(412)、可动触头(422)、磁轭(80)以及固定部(90)。此外,主体部(412)和可动触头(422)中的一者具备配置面(4222)。此外,磁轭(80)以至少局部与配置面(4222)的特定区域(R1)重合的方式配置。并且,固定部(90)具有突起(422b),该突起(422b)形成于可动触头(422)或可动触头(422)所具有的可动触点(421)。而且,固定部(90)具有抵接部(81ba),该抵接部(81ba)设于磁轭(80)且能够供突起(422b)抵接。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电磁继电器,已知如以下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的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包括固定触点部和可动触点部,该固定触点部具有固定触点,该可动触点部具有相对于固定触点相对移动且能够相对于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
在该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接触分离,能够切换固定触点部与可动触点部的导通、非导通。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042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优选的是,在如上述以往的技术那样通过使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接触分离来切换固定触点部与可动触点部的导通、非导通时,能够抑制可动触点、固定触点受到在触点断开时产生的电弧的影响的情况。
于是,本公开的目的在于,获得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触点受到电弧的影响的情况的电磁继电器。
本公开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电磁体装置,其具有线圈;第1触点;第2触点,其与所述第1触点在前后方向上相对,能够相对于所述第1触点相对移动而接触分离;第1主体部,其具有所述第1触点;第2主体部,其具有所述第2触点;磁轭,其固定于所述第2主体部;以及固定部,其将所述磁轭固定于所述第2主体部,所述第2主体部具有位于所述第1触点与所述第2触点相对的一侧的相对面和位于所述相对面的相反侧的配置面,所述配置面具有在沿着前后方向观察时与所述第1主体部重合的特定区域,所述磁轭以在沿着前后方向观察时至少局部与所述特定区域重合的方式配置,配置有所述磁轭的所述第2主体部以在所述特定区域中流通电流的方式构成,所述固定部具有:突起,其设于所述第2主体部或所述第2主体部所具有的所述第2触点;以及抵接部,其设于所述磁轭,能够供所述突起抵接。
附图说明
图1是从第1斜上方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2是从第2斜上方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图,是从第1斜上方观察卸下罩的状态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图,是从第2斜上方观察卸下罩的状态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罩以外的构件的俯视图。
图6是从第1斜上方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罩以外的构件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从第2斜上方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罩以外的构件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从第1斜上方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所具备的电磁体装置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从第1斜上方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所具备的移动构件、可动部以及可动触点部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从第2斜上方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所具备的移动构件、可动部以及可动触点部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31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的轻型碰撞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电磁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