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纸杯成型线体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42777.4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4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蒋亚军;胡志刚;史鑫;张闯;文煜超;曹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31B50/00 | 分类号: | B31B50/00;B31B50/04;B31B105/00;B31B110/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陈满谊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纸杯 成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纸杯成型线体,用于纸杯成型加工领域,包括杯底成型生产线、杯口成型生产线和中转设备;杯底成型生产线包括第一循环输送链、第一输送单元和杯底成型区,第一循环输送链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第一传动链条,第一驱动电机与主动轮传动连接,第一传动链条分别与主动轮和从动轮传动连接,杯底成型区包括沿第一循环输送链输送方向间隔顺次设置的杯底进料工位、杯筒进料工位、多个杯底成型工位和第一出料工位,第一输送单元连接第一传动链条以随第一传动链条运动至杯底成型区上方;中转设备用于将第一出料工位的待加工件传送至杯口成型生产线。该纸杯成型线体能避免工位间空间过于紧凑,具有方便换模和维修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杯成型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纸杯成型线体。
背景技术
目前纸杯成型线体的各个工位,采用圆周均布在圆盘上,随着圆盘做间歇圆周运动实现各工位的转运衔接。在实际生产中发现,该生产线存在诸多不便,由于各工位结构紧凑,更换不同纸杯模具不方便,当生产线出现需要停机检修时,由于空间结构紧密而维修困难;同时,由于传统纸杯成型线体机械运转速度已达到极限,生产的纸杯效率在45-60个/分钟,无法继续提高生产效率。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纸杯成型线体,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纸杯成型线体,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均布在圆盘的各工位结构紧凑,导致维修和更换不同纸杯模具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纸杯成型线体,包括杯底成型生产线、杯口成型生产线和中转设备;所述杯底成型生产线包括第一循环输送链、第一输送单元和杯底成型区,所述第一循环输送链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第一传动链条,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链条分别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杯底成型区包括沿所述第一循环输送链输送方向间隔顺次设置的杯底进料工位、杯筒进料工位、多个杯底成型工位和第一出料工位,所述第一输送单元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链条以随所述第一传动链条运动至所述杯底成型区上方;所述中转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一出料工位的待加工件传送至所述杯口成型生产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循环输送链为环形输送链,所述环形输送链包括相对的两条直线段以及分别连接两条直线段的两条圆弧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包括第一连接板和杯体模具,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链条以随所述第一传动链条运动,所述杯体模具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每个所述第一输送单元的所述杯体模具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杯底成型工位设置有两个杯底成型机构,所述杯底成型机构与所述杯体模具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杯体模具还包括推杆件,所述杯体模具中心形成有圆孔通道,所述推杆件套设于所述圆孔通道,所述第一出料工位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位于运动至所述第一出料工位的所述推杆件的上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杯口成型生产线包括杯口成型区、第二循环输送链和第二输送单元,所述杯口成型区包括沿所述第二循环输送链输送方向间隔顺次设置的进料工位、多个杯口成型工位和第二出料工位,所述第二循环输送链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二传动链条,所述第二输送单元连接于两条所述第二传动链条之间以随所述第二传动链条运动进出所述杯口成型区,所述中转设备连接所述第一出料工位和所述进料工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循环输送链还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主动轮组、从动轮组,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主动轮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链条分别与所述主动轮组和所述从动轮组传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包括第二连接板和杯体托载部,所述杯体托载部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于两条所述第二传动链条之间,所述杯口成型工位设置有杯口成型机构,每个所述杯口成型工位的所述杯口成型机构、每个所述第二输送单元的所述杯体托载部与每个所述第一输送单元的所述杯体模具三者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27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