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制动机系统及轨道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37364.7 | 申请日: | 2022-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6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吉振山;秦佳颖;许红梅;李化明;李童生;高文杰;申云彤;陈乐恒;尚礼明;赵志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H13/02 | 分类号: | B61H13/02;B61H1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王俊博;徐雪峤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制动 系统 轨道 车辆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手制动机系统及轨道车辆,所述系统包括手制动机本体、拉力平均机构、动滑轮机构、钢缆和杠杆放大机构,手制动机本体的拉力输出端连接拉力平均机构的拉力输入端,拉力平均机构的两个拉力输出端通过钢缆分别对应连接动滑轮机构的两个拉力输入端,动滑轮机构的两个拉力输出端通过钢缆分别对应连接两个杠杆放大机构的拉力输入端,每个杠杆放大机构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基础制动器上,且每个杠杆放大机构的拉力输出端连接对应的基础制动器的制动杆。通过拉力平均机构可以实现对制动力的双轴施加,当其中一个车轴的制动力发生卡滞现象时,另一个车轴的制动力仍可正常施加,从而保证正常的车辆运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制动机系统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越发重要,轨道车辆在交通运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行业标准对轨道车辆的安全系数的要求也愈发严格,手制动机的安全设计更是变得尤为重要。
国内外大部分轨道车辆手制动机设计为手制动机通过索具与基础制动器直接连接,拉力放大机构设置在手制动机本体和基础制动器本体中,传递系统无放大机构或放大机构较为简单,集成度低。目前手制动机大多为单轴施加制动力,但是如果车辆自重高,单轴施加手制动无法提供足够停放制动力,需要通过两个轴施加手制动。但是,通过两个轴施加手制动时,如果一端卡滞,另一端将无法提供足够的制动力。此外,在手制动施加完毕后,一旦空簧泄露,将导致车体高度下降。由于钢丝绳或钢链由车体连接到闸瓦或者闸片,锁具无法随车体高低自动调整力的大小以及长度的大小,因此将导致手制动力丧失。如果不借助铁鞋及其他管理措施,将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手制动机系统及轨道车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手制动机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手制动机本体、拉力平均机构、动滑轮机构、钢缆和杠杆放大机构,所述手制动机本体的拉力输出端连接拉力平均机构的拉力输入端,拉力平均机构的两个拉力输出端通过钢缆分别对应连接动滑轮机构的两个拉力输入端,动滑轮机构的两个拉力输出端通过钢缆分别对应连接两个杠杆放大机构的拉力输入端,每个所述杠杆放大机构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基础制动器上,且每个所述杠杆放大机构的拉力输出端连接对应的基础制动器的制动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所述轨道车辆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手制动机系统,所述拉力平均机构和所述动滑轮机构设置在车体的车底架上。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手制动机系统,通过拉力平均机构可将手制动机本体传递的拉力分为两股,每一股分别经过动滑轮机构和杠杆放大机构进行双重放大后作用于基础制动器,从而提高制动效率和性能。同时,通过拉力平均机构也可以实现对制动力的双轴施加,当其中一个车轴的制动力发生卡滞现象时,另一个车轴的制动力仍可正常施加,从而保证正常的车辆停放。
同时由于手制动机系统采用钢缆等柔性传递机构设计,使手制动力不受车体与基础制动间距离影响,手制动力不会随车体高低改变力的大小,因此即使车体高度或者空簧状态改变,也不会改变手制动力大小甚至导致锁具断裂,消除了锁具断裂及手制动力丢失的风险,从而可以不借助铁鞋及其它管理措施,即可保证车辆的安全停放及缓解。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手制动机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拉力平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动滑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动滑轮机构的一个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73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