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多孔柔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萃取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36739.8 | 申请日: | 2022-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7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胥波;齐义舟;李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组波智能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9/42 | 分类号: | C08J9/42;B01D11/04;C08L75/04;C08L23/06;C08L23/12;C08L6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 代理人: | 李献忠;张华 |
地址: | 201603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多孔 柔性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萃取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多孔柔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疏水改性剂的制备:将正硅酸乙酯、乙醇、水以及烷氧基硅烷按照一定的摩尔量配比进行混合,调节pH值于2~5,然后回流得到疏水改性剂溶液;S2改性多孔柔性材料的制备:将多孔柔性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浸泡在S1制备获得的疏水改性剂溶液中,充分浸润后,通过机械压缩的方式去除多余的疏水改性剂溶液,然后在90~120℃下真空加热,再用乙酸乙酯洗涤,即得。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该方法获得的改性多孔柔性材料以及用途。萃取后的多孔柔性材料易实现色谱分离,提高反应效率;另外,本发明原材料价格便宜,易实现规模化生产而带来可喜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多孔柔性材料及其制 备方法和萃取应用。
背景技术
在分析化学,化学合成和临床研究中经常需要将有机物从水性介质 中提取出来。其中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简称LLE),又称 溶剂萃取,亦称抽提,是最常用的方法。液液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 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 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有效方法。但是液液萃取也有缺点, 尤其是在处理多个样品时,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并可能发生乳化现 象造成液体分层困难,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固相萃 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简称SPE)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 展起来的一项新样品提取处理。操作方法是使水性液体样品溶液通过固 相萃取剂,其中有机被测物质被吸附,再选用适当强度溶剂冲去杂质, 然后用少量有机溶剂洗脱被测有机物质,固相萃取剂一般是含C18或C8、 腈基、氨基等基团的特殊填料,固相萃取操作简单,并且容易实现自动 化。但是固相萃取技术也有缺点:只能处理很微量的样品(微克级别), 并且由于固相萃取剂价格昂贵,所以固相萃取技术一般只能用于化学分 析,而不能用于制备较大量的样品。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性多孔柔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疏水改性剂的制备:将正硅酸乙酯(TEOS)、乙醇、水以及烷氧 基硅烷按照摩尔量配比(5~8):(80~100):(20~40):(1~2)进 行混合,调节pH值于2~5,然后回流12h以上得到疏水改性剂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烷氧基硅烷为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DOTMS)或辛 基三乙氧基硅烷(OTES);
S2改性多孔柔性材料的制备:将多孔柔性材料按照80~150g:50mL 的比例浸泡在S1制备获得的疏水改性剂溶液中,充分浸润后,通过机 械压缩的方式去除未吸附多余的疏水改性剂溶液,然后在90~120℃下真 空加热3h以上,再用1~20倍多孔柔性材料体积的乙酸乙酯洗涤,即得;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柔性材料选自聚氨酯海绵、聚乙烯发泡绵、聚丙烯发泡绵、聚三聚氰胺海绵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所述多孔柔性材 料的密度≤0.2kg/m3、平均孔直径≤0.2毫米;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改性多孔柔性材料,采用以上任意一 种方法制备获得;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改性多孔柔性材料萃取有 机物的方法,为原位法或直接转移法;
进一步的,所述原位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改性多孔柔性材料装入中 装样柱中,然后加入含有有机物的待萃取混合物,其中,有机物将被多 孔柔性材料吸附,然后减压蒸发除去待萃取混合物中过量的有机溶剂, 再将除去溶剂后的多孔柔性材料取出并除去多余水分,即获得含粗产品 的多孔柔性材料,再将其放入样品柱中,真空条件下抽取残留的水,采 用水性溶液或溶剂洗涤除去杂质,获得含纯净有机物的多孔柔性材料, 再将其压缩后作为填料采用自动层析柱分离,采用适当洗脱剂将吸附在 多孔柔性材料上的有机物洗脱下来,收集洗脱液,回收溶剂,即得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组波智能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组波智能仪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67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