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目标排序模型的训练方法、目标排序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35405.9 | 申请日: | 2022-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4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 发明(设计)人: | 吴学超;刘星;张晓敏;周杨;白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5 | 分类号: | G06F16/9535;G06N3/048;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6 | 代理人: | 徐升升;阎敏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 排序 模型 训练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目标排序模型的训练方法、目标排序方法及装置。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处理、机器学习、智能推荐等领域。具体实现方案为:获取N个目标分别对应的特征,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通过目标排序模型中共享专家子网,从N个目标分别对应的特征中提取N个目标的共性特征;通过目标排序模型中N个目标分别对应的专家子网,从N个目标分别对应的特征中提取N个目标分别对应的个性特征;其中,M个目标对应同一个专家子网,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M小于N;基于N个目标分别对应的个性特征和N个目标的共性特征,调整目标排序模型的参数。根据本公开的方案,能解决样本数据稀疏的目标的建模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处理、机器学习、智能推荐等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业务的高速发展,出现大量业务需要提供推荐服务的场景。一些推荐系统采用目标排序模型为产品进行资源排序,根据资源排序情况为用户推荐产品的相关资源。相关技术中,目标排序模型的建模,采用将多个目标联合训练和预估,且硬参数共享的方式,通过让模型学习不同目标之间的区别来发掘目标之间的关联,进而提升模型预估的精确度。但是,由于各目标之间的样本数据不均衡,这种训练方式会导致样本数据稀疏的目标的建模效果较差,从而影响目标排序模型对样本数据稀疏的目标的预估效果。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目标排序模型的训练方法、目标排序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目标排序模型的训练方法,包括:
获取N个目标分别对应的特征,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
通过目标排序模型中共享专家子网,从N个目标分别对应的特征中提取N个目标的共性特征;
通过目标排序模型中N个目标分别对应的专家子网,从N个目标分别对应的特征中提取N个目标分别对应的个性特征;其中,M个目标对应同一个专家子网,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M小于N;
基于N个目标分别对应的个性特征和N个目标的共性特征,调整目标排序模型的参数。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目标排序方法,包括:
获取N个目标分别对应的特征,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
通过目标排序模型中共享专家子网,从N个目标分别对应的特征中提取N个目标的共性特征;
通过目标排序模型中N个目标分别对应的专家子网,从N个目标分别对应的特征中提取N个目标分别对应的个性特征;其中,M个目标对应同一个专家子网,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M小于N;
基于N个目标分别对应的个性特征和N个目标的共性特征,确定N-M个目标分别对应的排序结果,其中,目标排序模型采用根据第一方面的目标排序模型的训练方法得到。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目标排序模型的训练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N个目标分别对应的特征,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
第一提取模块,用于通过目标排序模型中共享专家子网,从N个目标分别对应的特征中提取N个目标的共性特征;
第二提取模块,用于通过目标排序模型中N个目标分别对应的专家子网,从N个目标分别对应的特征中提取N个目标分别对应的个性特征;其中,M个目标对应同一个专家子网,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M小于N;
训练模块,用于基于N个目标分别对应的个性特征和N个目标的共性特征,调整目标排序模型的参数。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目标排序装置,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N个目标分别对应的特征,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54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叶斑艺兰花CcMYB24基因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