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锥形管壳部件的铣削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35231.6 | 申请日: | 2022-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5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仿;王磊磊;郝道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考拉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B23Q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管壳 部件 铣削 加工 工艺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锥形管壳部件的铣削加工工艺,包括步骤:S1、清洗管状原料;S2、将管状原料于立式铣床工作台上夹持固定;S3、启动立式铣床,驱动铣刀按照加工程序铣削管状原料外壁,在铣削处冲洗冷却液;S4、铣削完成后,将管壳部件卸下清洗;S5、将清洗后的管壳部件外壁打磨,直至管壳部件外壁粗糙度符合加工要求;S6、再次清洗,将加工好的锥形管壳检验出库;在步骤S2中,通过立式铣床工作台上的特制夹具夹持管状原料,使得在管状原料两端限位的情况下,从管状原料内部顶压管状原料,从而使得管状原料在铣削过程中具有内部作用力,抵抗铣削作用引起的形变。本发明具有防止锥形管原料变形,提升铣削加工精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铣削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锥形管壳部件的铣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铣削是以铣刀作为刀具加工物体表面的一种机械加工方法,铣床有卧式铣床、立式铣床、龙门铣床、仿形铣床、万能铣床、杠铣床等。在应用于现有的立式铣床的铣削加工工艺中,针对锥形管壳部件的外锥形面的铣削加工,容易对锥形管壳产生朝向其内部的作用力,如若锥形管壳部件的管壁厚度较小,容易在铣削过程中造成锥形管壳部件变形,进而影响其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锥形管壳部件的铣削加工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锥形管壳部件的铣削加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锥形管壳部件的铣削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清洗管状原料;
S2、将管状原料于立式铣床工作台上夹持固定;
S3、启动立式铣床,驱动铣刀按照加工程序铣削管状原料外壁,在铣削处冲洗冷却液;
S4、铣削完成后,将管壳部件卸下清洗;
S5、将清洗后的管壳部件外壁打磨,直至管壳部件外壁粗糙度符合加工要求;
S6、再次清洗,将加工好的锥形管壳检验出库;
在所述步骤S2中,通过立式铣床工作台上的特制夹具夹持管状原料,使得在管状原料两端限位的情况下,从管状原料内部顶压管状原料,从而使得管状原料在铣削过程中具有内部作用力,抵抗铣削作用引起的形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管状原料的铣削过程中,通过在管状原料内部顶压其内壁,抵消了管状原料受到的铣削作用产生的变形影响,从而使得管状原料的尺寸在铣削过程中保持一致,提高铣削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特制夹具包括安装在立式铣床工作台上的夹具箱,所述夹具箱上设有竖直设置的顶压架,所述顶压架顶部活动安装有用于抵接管状原料上端的夹持架,而所述夹具箱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架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顶压架周侧设有顶压杆,所述顶压杆设有上下两组,每组的多个顶压杆环绕所述顶压架周侧均匀分布;所述顶压杆一端与所述顶压架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压片,所述顶压片用于贴合管状原料内壁,且所述夹具箱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顶压杆抵接管状原料内壁的第二驱动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管状原料安装时,操作人员将管状原料套设于夹具箱上的顶压架上,然后操作人员启动第一驱动组件,使得顶压架顶部上的夹持架压紧管状原料上端,然后操作人员启动第二驱动组件,使得顶压杆通过顶压片由管状原料内部抵紧管状原料,从而使得管状原料稳定放置,防止其在铣削过程中偏离基准轴线。
进一步的,所述顶压架上套设有两个驱动环,两组的所述顶压杆分别与两个所述驱动环对应设置,顶压杆远离所述顶压片的端部与所述驱动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环之间设有传动组件,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最底部的驱动环上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组驱动环的设置,使得顶压架周侧的顶压杆之间的受力平衡,使得管状原料更为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考拉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考拉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52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