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灯笼袖的电脑横机编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33959.5 | 申请日: | 202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1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黄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能针织软件(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24 | 分类号: | D04B1/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灯笼 电脑 编织 方法 | ||
1.一种灯笼袖的电脑横机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S1、袖身编织;
S1-1、主纱编织袖山,由a1-a2组成;
S2、左边夹底间纱空起;
S2-1、夹底间纱空起编织双罗纹,由b1-b8组成;
S2-2、夹底间纱编织单边和隔支单边,由c1-c8行组成;
S2-3、主纱编织袖山,由d1-d2组成;
S2-4、左边夹底上梳,由e1-e5行组成;
S3、右边夹底间纱空起;
S3-1、夹底间纱空起编织双罗纹,由f1-f8组成;
S3-2、夹底间纱编织单边和隔支单边,由g1-g8行组成;
S3-3、主纱编织袖山,由h1-h2组成;
S3-4、右边夹底上梳,由i1-i4行组成;
S4、袖身编织,由j1-j3组成;
S5、向左缩针;
S5-1、主纱编织袖身,由j4-j5组成;
S5-2、向左缩针,由k1-l18行组成
S6、向右缩针;
S6-1、向右缩针,由l17-m18行组成
S7、缩针后过渡至袖口;
S7-1、完成两边缩针后,n1-n2行使用衫身纱嘴从幅片最左至最右编织2 行单边固定向左及向右缩褶部分;
S7-2、o1行由袖身过渡到袖口组织;
S7-3、o2-o3行编织袖口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笼袖的电脑横机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1的具体步骤为:a1行为袖子夹底前最后一行袖山编织,完成编织后袖身纱嘴带到幅片最右边,a2行机头空跑到幅片最左边准备左边夹底间纱空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笼袖的电脑横机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1的具体步骤为:使用间纱纱嘴在b1-b4行编织双罗纹组织,b1和b3行E、G针位不带翻针动作编织面针,F、H针位不带翻针动作编织底针,b2和b4行E、G针位不带翻针动作编织底针,F、H针位不带翻针动作编织面针;b3-b4行为一个直向循环;b6-b7行隔支把底线圈直翻至面针床;b8行是调整机头方向的空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灯笼袖的电脑横机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1中,还包括:b5行E-H针位编织1行密针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笼袖的电脑横机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2的具体步骤为:c1-c2行E-H编织2行单边,c3行F、H针位分别斜翻一支到E、G针位的底针床,再在c4行直翻至面针床,c5-c7行在E、G针位隔支编织单边,c6-c7行为一个直向循环,c7行需把纱嘴送到幅片最左边,c8行是用于调整机头方向的空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笼袖的电脑横机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3的具体步骤为:d1行使用袖身纱嘴从幅片右边编织1行单边至左边间纱的右边准备编织夹底部分,d2行向右踢纱嘴,用于调整密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笼袖的电脑横机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4的具体步骤为:e1行编织1X1,E、G针位编织面针,F、H针位编织底针,e2-e3行编织隔支圆筒,e2行E、G针位编织面针,e3行F、H针位编织底针,再在e4行隔支翻针至面针床,e5行空跑至幅片最右边,准备右边夹底间纱空起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笼袖的电脑横机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1的具体步骤为:使用间纱纱嘴在f1-f4编织双罗纹组织,f1和f3行I、K针位不带翻针动作编织面针,J、L针位不带翻针动作编织底针,f2和f4行I、K针位不带翻针动作编织底针,J、L针位不带翻针动作编织面针;f2-f3行为一个直向循环;所述S3-1中,还包括:f5行I-L针位编织1行密针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能针织软件(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智能针织软件(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39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压电陶瓷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预埋钢棒法支撑体系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