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致密含水气藏气水识别方法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31459.8 | 申请日: | 2022-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6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田冷;孙正义;张春阳;王泽川;王建国;王义鹏;黄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众博达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贾磊;刘飞 |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致密 水气 藏气水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文提供了一种致密含水气藏气水识别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储层气藏的测井曲线和储层解释参数,储层解释参数包括岩性参数、电性参数、物性参数和含气性参数;根据目标储层气藏的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条件、岩性参数和物性参数,将目标储层气藏划分为至少一个气组;根据电性参数、物性参数和含气性参数,对各气组进行一次划分得到纯气层区、气层和气水同层混合区、纯气水同层区以及各区的界限;根据测井曲线,对气层和气水同层混合区进行二次划分,得到气层区和气水同层区及界限。本文提供的方法能够得到储层气藏不同流体性质区间的准确的界限,有利于提高天然气储量计算可靠性、合理进行勘探开发部署、降低试气成本及提高开发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致密含水气藏气水识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致密含水气藏勘探开发具有储层物性差,层内和层间非均值性较强;烃源岩不发育,资源量有限,造成部分气藏在天然气充注过程中不饱和,没有统一气水界面的缺陷,从而导致绝大多数储层中岩石骨架对电阻率的影响远远高于流体对电阻率的影响。声波时差、密度和补偿中子曲线的响应特征亦多为骨架信息,而对流体不太敏感,所以常见高阻气水同出、低阻产纯气的现象,气水识别难度大。
近年来随着对储层流体识别研究的不断深入,实验方法与手段不断充实完善,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从国内外研究现状看,还是缺乏一个能够系统全面解决气水关系复杂的含水气藏中气、水识别问题的方法体系,在致密含水气藏中,气水识别与评价技术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
有鉴于此,本文旨在提供一种致密含水气藏气水识别方法和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致密含水气藏气水识别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含水气藏中气、水识别准确率,为气田勘探开发提供可靠的支撑依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文提供一种致密含水气藏气水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储层气藏的测井曲线和储层解释参数,所述储层解释参数包括岩性参数、电性参数、物性参数和含气性参数;
根据目标储层气藏的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条件、所述岩性参数和所述物性参数,将所述目标储层气藏划分为至少一个气组;
根据所述电性参数、所述物性参数和含气性参数,对各气组进行一次划分得到纯气层区、气层和气水同层混合区、纯气水同层区以及各区的界限;
根据所述测井曲线,对所述气层和气水同层混合区进行二次划分,得到气层区和气水同层区及界限。
优选地,所述岩性参数至少包括泥质含量、所述电性参数至少包括电阻率、所述物性参数至少包括孔隙度,以及所述含气性参数至少包括含水饱和度。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电性参数、所述物性参数和含气性参数,对各气组进行一次划分得到纯气层区、气层和气水同层混合区、纯气水同层区以及各区的界限,包括:
根据各气组试气采样点的电阻率、孔隙度与含水饱和度,绘制第一交会图;
根据所述第一交会图,划分得到所述纯气层区、气层和气水同层混合区、纯气水同层区以及各区的界限。
优选地,在根据所述电性参数、所述物性参数和含气性参数,对各气组进行一次划分得到纯气层区、气层和气水同层混合区、纯气水同层区以及各区的界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各气组试气采样点的电阻率与泥质含量,绘制第二交会图;
根据所述第二交会图,确定各气组岩性界限;
当所述岩性界限小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判定所述气组具备开发价值并执行对气组的一次划分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众博达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众博达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14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