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调节的手把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31433.3 | 申请日: | 202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0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谈宗文;何生良;汤世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润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16 | 分类号: | B62K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曲晶晶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调节 手把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的手把结构,包括连接支架、转向柱、两根前叉管、两根手把管和两个锁紧组件。在将手把管旋转收折后,锁紧组件与第一定位孔配合,用以将手把管锁紧在前叉管内;在对手把管伸缩调节后,锁紧组件与第二定位孔配合,用以将手把管锁紧在前叉管内。该便于调节的手把结构,通过操作锁紧组件来与第一定位孔进行配合,就能够对手把管进行旋转、收折,从而可有效地减少车辆的占用空间,便于对车辆进行收纳。同时,通过操作锁紧组件来与相应的第二定位孔进行配合,就能够对手把管的伸出长度(相对于前叉管)进行调节,从而提高手把管的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手把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动摩托车的手把管、转向柱和前叉常用的设计一般是将手把管的中部焊接在转向柱的顶端,然后再将转向柱与前叉进行配合,由于手把管只有一根,且手把管的中部与转向柱进行连接,因而整体结构的强度不高。
也有一些电动摩托车采用两根手把管的结构,两根手把管分别固定在转向柱或者前叉结构上,而这类结构不能对手把管的伸缩长度进行调节,无法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并且,这类结构也无法对手把进行收折,占用空间大,将其装入汽车后备箱等地方时比较困难,不利于收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手把结构,以便于对手把管进行旋转收折或者伸缩调节,便于对车辆进行收纳,提高适用范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手把结构,包括连接支架;转向柱,其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内;两根前叉管,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上并布置在所述转向柱的两侧,所述前叉管的顶部凸出于所述连接支架;两根手把管,所述手把管活动套设在对应一根所述前叉管内,所述手把管上设置有一对第一定位孔和多对第二定位孔;以及两个锁紧组件,分别对应一根所述前叉管,在将所述手把管旋转收折后,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第一定位孔配合,用以将所述手把管锁紧在所述前叉管内;在对所述手把管伸缩调节后,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第二定位孔配合,用以将所述手把管锁紧在所述前叉管内。
优选地,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套和两个限位件;所述锁套活动穿设在所述手把管上并与所述前叉管螺纹配合,所述限位件呈圆弧结构,所述限位件的内壁与所述手把管的外壁相配合,所述限位件的外壁与所述锁套的内壁相配合;所述限位件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可与所述第一定位孔或所述第二定位孔相配合,所述锁套用于将两个所述限位件夹紧在所述手把管的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锁套内设置有锥形内腔,所述锥形内腔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所述限位件的外壁与所述锥形内腔的内壁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有止转凸起,所述前叉管的顶部凹陷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止转凸起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前叉管靠近其顶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锁套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位于所述锥形内腔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锁套的外壁设置有若干防滑凸起。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孔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孔的上方,所述第一定位孔靠近所述手把管的弯折处;所述第二定位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垂直,多对所述第二定位孔沿所述手把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手把结构,其通过将手把管与前叉管设计成活动套设的连接形式,由于手把管上开设有一对第一定位孔和多对第二定位孔,通过操作锁紧组件来与第一定位孔进行配合,就能够对手把管进行旋转、收折,从而可有效地减少车辆的占用空间,便于对车辆进行收纳。同时,通过操作锁紧组件来与相应的第二定位孔进行配合,就能够对手把管的伸出长度(相对于前叉管)进行调节,从而提高手把管的适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润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润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14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