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留洞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30998.X | 申请日: | 202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2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尊正;时强龙;姚晓明;刘佳胜;杨秋艳;李庆超;周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广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11 | 代理人: | 李享 |
地址: | 71002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留 施工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板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留洞施工装置,其包括呈间隔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朝向右侧板的一侧安装有呈水平设置的固定筒和若干绕固定筒轴线呈周向设置的弧形板,每两块相邻的弧形板之间均设有沿固定筒径向滑移连接于固定筒的调节单元;右侧板朝向左侧板的一侧设有穿设于固定筒内侧的推动柱和用于将调节单元锁紧固定的锁紧单元,推动柱朝向左侧板的一端设有安全扣和环形推动面;所有调节单元朝向固定筒轴线的一端均连接有拉绳,所有拉绳远离于调节单元的一端均连接有同一个用于挂设在安全扣上的挂环。本申请能够降低预留洞的施工成本并提高预留洞的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板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留洞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水电暖混凝土板预留洞必不可少,预留洞是为了后期房屋安装设备时,能够规避建筑钢筋。
现有的预留洞的施工装置一般通过用适用规格的PVC管进行裁切安装,由于预留洞的数量较多,导致了施工的成本较高,并且采用的PVC管安装时需要对PVC管的两端进行封堵,防止水泥砂浆的进入,费时费力,影响了预留洞的施工效率,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预留洞的施工成本并提高预留洞的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预留洞施工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预留洞施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预留洞施工装置,包括呈间隔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朝向右侧板的一侧安装有呈水平设置的固定筒和若干绕固定筒轴线呈周向设置的弧形板,每两块相邻的弧形板之间均设有沿固定筒径向滑移连接于固定筒的调节单元,当调节单元滑动抵触于其两侧的弧形板时,所有调节单元和所有弧形板远离于固定筒轴线的一侧将共同组成一个支撑筒;右侧板朝向左侧板的一侧设有穿设于固定筒内侧的推动柱和用于将调节单元锁紧固定的锁紧单元,推动柱朝向左侧板的一端设有安全扣和背离固定筒的轴线倾斜并用于推动调节单元运动远离于固定筒轴线的环形推动面;所有调节单元朝向固定筒轴线的一端均连接有拉绳,所有拉绳远离于调节单元的一端均连接有同一个用于挂设在安全扣上的挂环。
可选的,所述锁紧单元包括设于右侧板上的通孔和设于调节单元朝向右侧板一侧的螺纹孔,通孔内转动穿设有螺栓,螺栓可螺纹配合于螺纹孔。
可选的,所述推动柱的侧壁螺纹配合于固定筒的内壁。
可选的,所述调节单元包括沿固定筒径向滑动穿设于固定筒的滑柱,滑柱朝向固定筒轴线的一端设有呈倾斜设置并供环形推动面滑动贴合的配合面,滑柱背离于固定筒轴线的一端设有可嵌设在相邻两块弧形板之间的调节板。
可选的,所述滑柱上缠绕有促使调节板从两块相邻弧形板之间脱离的弹簧,弹簧的一端连接于调节板,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固定筒。
可选的,每两块相邻的所述弧形板相对的一侧均朝向固定筒的轴线倾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当调节单元滑动抵触于其两侧的弧形板时,所有调节单元和所有弧形板远离于固定筒轴线的一侧将共同组成一个支撑筒,左侧板和右侧板将分别封闭于支撑筒的两端开口,此时支撑筒将能够插入到水泥砂浆内,从而实现了对预留洞的施工;
2.当工人将右侧板移动至固定筒处时,工人将把推动柱逐渐旋入到固定筒内,推动柱的环形推动面将抵触于所有滑柱的配合面,使得所有滑柱均带动对应的调节板运动远离于固定筒的轴线,每块调节板均将嵌入到相邻的两块弧形板之间,使得调节板与弧形板共同组成支撑筒,以便预留洞的成型,从而提高了预留洞的施工效率;
3.在施工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挂环可挂设在安全扣上,当推动柱逐渐脱离于固定筒内侧时,推动柱将通过安全扣、挂环和拉绳拉动滑柱运动靠近于固定筒的轴线,滑柱将带动调节板运动脱离于水泥砂浆,此时仅有弧形板抵触于水泥砂浆,以便工人将施工装置从水泥砂浆中取出,本申请能够重复使用,降低了预留洞的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09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