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亚苦蒿组织培养扩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26736.6 | 申请日: | 202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26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袁媛;李晓琳;刘志浩;黄璐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莫舒颖 |
地址: | 1007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亚 组织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药用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中亚苦蒿组织培养扩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生根培养基培养中亚苦蒿无菌带芽茎段,扩繁中亚苦蒿试管苗;所述生根培养基为向固体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萘乙酸、蔗糖和凝固剂得到的固体培养基,所述生根培养基中,萘乙酸的含量为0.4‑0.6mg/L,蔗糖的含量为30g/L。本发明的中亚苦蒿组织培养扩繁的方法使用少量的植株材料可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出大批的中亚苦蒿组培苗,用于生产研究中。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所有繁育的小苗均来自于同一植株,品种与遗传性状一致,同时便于为中亚苦蒿的遗传转化相关研究提供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用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亚苦蒿组织培养扩繁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亚苦蒿(Artemisia absinthium)是菊科蒿属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亚洲中部或中西部、欧洲各国、非洲北部及西北部和北美洲的加拿大与美国东部等地区。在我国新疆有分布,在南京、山东有少量栽培。它作为欧洲著名的“苦艾酒”的主要原料,具有约300年的食用历史,同时也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在欧洲、克什米尔、伊朗、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常被用于治疗肝炎、消化不良、胃痛、贫血和厌食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菌、抗氧化、肝保护、神经保护和抗抑郁等活性。其提取物是化妆品原料,已被开发为众多上市的化妆品。随着中亚苦蒿在酿酒领域、化妆品领域、药用及保健品领域的需求增加,中亚苦蒿的规模化繁育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产业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中亚苦蒿的规模化繁育及引种问题,急需一种快速的中亚苦蒿组培扩繁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中亚苦蒿作为新资源的引种与资源稀缺的问题,直接诱导中亚苦蒿带芽茎端直接生根一步成苗,提供了一种优质、快速、高效的中亚苦蒿组培快速繁殖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亚苦蒿组织培养扩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生根培养基培养中亚苦蒿无菌带芽茎段,扩繁中亚苦蒿组培苗;所述生根培养基为向固体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萘乙酸、蔗糖和凝固剂得到的固体培养基,所述生根培养基中,萘乙酸的含量为0.4-0.6mg/L,蔗糖的含量为30g/L。
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值为6.2-6.5。
所述生根培养基的凝固剂为琼脂,所述生根培养基中,琼脂的含量为7-9g/L。
获取所述中亚苦蒿无菌带芽茎段包括消毒,所述消毒包括将外植体浸入0.1%升汞+0.04-0.06%吐温的混合液中6-7min的步骤。所述优选为包括将外植体浸入0.1%升汞+0.05%吐温的混合液中6min的步骤。
所述中亚苦蒿无菌带芽茎段的茎段长度为1.0-1.5cm。
所述中亚苦蒿无菌带芽茎段,来自A1或A2:
A1、采集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中亚苦蒿茎,切成带芽茎段,消毒,得到中亚苦蒿无菌带芽茎段;
A2、组培获得的中亚苦蒿组培苗,将其茎切成带芽茎段,得到中亚苦蒿无菌带芽茎段。
所述培养,培养25-30天。
所述培养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3-26℃,相对湿度50-70%,每天12-14h光照/10-12h黑暗,光照强度为1000-3000lux。
本发明的中亚苦蒿组织培养扩繁的方法,还包括将亚苦蒿组培苗炼苗后移栽定植。
本发明的中亚苦蒿组织培养扩繁的方法使用少量的植株材料可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出大批的中亚苦蒿小苗,用于生产研究中。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组培苗,所有繁育的小苗均来自于同一植株,品种与遗传性状一致,同时便于为中亚苦蒿的遗传转化相关研究提供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267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烯烃发泡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列车故障阶段进路切换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