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法生产汽车顶篷面料贴合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26397.1 | 申请日: | 202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6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亮;孙晓明;徐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吉兴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20 | 分类号: | B29C43/20;B29C43/36;B29C33/10;B29L31/30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28 | 代理人: | 曲亚运 |
地址: | 265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生产 汽车 顶篷 面料 贴合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法生产汽车顶篷面料贴合模具,具体涉及汽车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下表面与模具基架的上表面搭接,所述模具基架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左侧的驱动轴与第一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与主动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驱动装置、第一转轴、凸轮和传动带,使得原料内部的气泡随着震动而逐渐脱离原料逸散在空气中,由于下模具与外置上模具此时未处于固定的状态,使得气体则会逐渐通过下模具和外置上模具之间的空隙溢出,避免该模具在加工车篷的过程中由于原料内部存在空隙而导致车篷的质量受到影响,保障了车篷成品的良品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湿法生产汽车顶篷面料贴合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顶篷一般用热压成形法把饰面、泡沫层和基底三层复合在一起成为一定形状的构件,用粘接或者镶嵌的方法安装在车顶上,其中饰面材料主要采用织物、TPO或PVC膜,顶蓬结构和内饰设计的功能体现车厢内的造型设计,起到良好的隔热、隔音及吸音效果,同时对乘车员起到最佳的保护作用。
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2895234A)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湿法成型模具,其包括上模和下模,其中,上模或下模上安装有用于调节上模和下模间隙的间隙调节机构,间隙调节机构包括间隙调节块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间隙调节块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处于第一状态时间隙调节块离开上模和下模合模时的合模面,处于第二状态时间隙调节块伸入上模和下模合模时的合模面。上述汽车内饰件湿法成型模具上增设间隙调节机构,采用一副模具通过间隙调整即能完成成型和贴合工序,不仅结构紧凑,设计巧妙;而且降低了开模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工时。
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9648889A)公开了一种汽车复合材料湿法模压的模具,与压机配合将外部涂覆有液态树脂的纤维铺层固化成型,汽车复合材料湿法模压的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抽真空机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多个顶出密封机构。上模固定于压机的上台面上;下模固定于压机的下台面上,且当压机带动上模向下移动与下模进行合膜时,上模与下模之间形成模腔,涂覆有液态树脂的纤维铺层放置于模腔中;抽真空机构设置于上模上,且抽真空机构用以对模腔进行抽真空操作;压力传感器设置于下模的表面,且压力传感器用以实时监控模腔内部的压力变化。借此,本发明的汽车复合材料湿法模压的模具,结构简单合理,可以满足汽车行业大规模、批量化、低成本的生产需求。
上述方案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并不能完全处理原料加工时其内部气泡的问题,因此在与现有的顶棚生产模具以及所引用的对比案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针对于顶棚的生产线流程,采用的湿法成型模具,其模具的加热型面厚度较大,导致在脱模的过程中存在缺陷,容易造成顶篷的质量受损,且由于在将原料加入模具内时,由于原料内部存在空气,若不能及时去除气泡则成品内部则会存在较多细小的空隙,不仅对车篷的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且降低了成品为良品的概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法生产汽车顶篷面料贴合模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针对于顶棚的生产线流程,采用的湿法成型模具,其模具的加热型面厚度较大,导致在脱模的过程中存在缺陷,容易造成顶篷的质量受损,且由于在将原料加入模具内时,由于原料内部存在空气,若不能及时去除气泡则成品内部则会存在较多细小的空隙,不仅对车篷的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且降低了成品为良品概率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吉兴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吉兴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263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代码编译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与联轴器安装的伺服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