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开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25048.8 | 申请日: | 202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8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兆麟;李信一;陈秉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经登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5/24 | 分类号: | H01H35/24;H01H3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史瞳;谢琼慧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开关 装置 | ||
一种压力开关装置,包含壳体、压力感测单元、管接头及衔接件。壳体界定出容置空间。壳体的外表面凹陷形成连通容置空间的衔接贯孔。压力感测单元装设于壳体并包括位于容置空间的压力传感器。管接头能够分离地穿设于衔接贯孔,并包括位于容置空间的第一衔接段,及贯穿管接头的两端的内管道。衔接件位于容置空间且罩盖于衔接贯孔,并包括贯穿衔接件的两相反面且供压力传感器穿设的连通孔。衔接件与第一衔接段能够分离地衔接以将管接头能够拆装卸地装设于壳体,并让连通孔对准内管道,使压力传感器穿设于内管道。通过衔接件将管接头能够拆装卸地装设于壳体,能让压力开关装置依使用需求更换不同尺寸的管接头,进而达到压力开关装置便于使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开关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运用侦测流体的压力变化的压力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压力开关的工作原理是当被侦测的流体的压力达到额定值时,压力开关内的弹性元件会产生位移,直接或间接推动开关元件,进而改变开关元件的通断状态,使压力开关能发出警报或控制信号。现有的压力开关的制作方法是在通过射出成形制程制作压力开关的外壳时,将管接头先放置在射出成形的模具中,才配合射出成形机射出塑料于模具中,使塑料与管接头接合,如此当塑料固化即能够将管接头固定在外壳处以完成外壳与管接头的组装。但通过射出成形的方式固定的管接头是以固设的方式与外壳组装,导致现有的压力开关的管接头的口径与内外牙的尺寸在制作完成后无法依需求改变,在使用上极为不便。此外,一旦管接头受损即无法维修,导致使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且维修成本低的压力开关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压力开关装置,包含壳体、压力感测单元、管接头及衔接件。
所述壳体界定出容置空间。且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凹陷形成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衔接贯孔。
所述压力感测单元装设于所述壳体,并包括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压力传感器。
所述管接头能够分离地穿设于所述衔接贯孔,并包括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一衔接段,及贯穿所述管接头的两端的内管道。
所述衔接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且罩盖于所述衔接贯孔,并包括贯穿所述衔接件的两相反面且供所述压力传感器穿设的连通孔。所述衔接件与所述第一衔接段能够分离地衔接,以将所述管接头能够拆装卸地装设于所述壳体,并让所述连通孔对准所述内管道,使所述压力传感器穿设于所述内管道。
本发明所述的压力开关装置,所述第一衔接段为公螺牙。所述衔接件为螺母。所述衔接件能与所述第一衔接段能够分离地螺接。
本发明所述的压力开关装置,所述压力开关装置还包含气密环。所述气密环设置于所述内管道且套设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封闭所述内管道的内壁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的间隙。
本发明所述的压力开关装置,所述压力开关装置还包含气流导引块。所述气流导引块穿设于所述内管道。所述气流导引块邻近所述衔接件的一侧凹陷形成供所述压力传感器穿设的缓冲孔。所述气流导引块远离所述衔接件的一侧凹陷形成至少一个连通所述缓冲孔的导引孔。所述导引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内管道的直径。
本发明所述的压力开关装置,所述压力开关装置还包含垫圈(washer)。所述垫圈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衔接件之间。
本发明所述的压力开关装置,所述衔接贯孔具有开口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的限位孔部,及开口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并供所述第一衔接段能够分离地穿设的连接孔部。所述管接头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衔接段的挡止段。所述挡止段能够分离地穿设于所述限位孔部,且所述挡止段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孔部而无法穿入所述连接孔部。
本发明的有益的效果在于:通过所述衔接件将所述管接头能够拆卸地装设于所述壳体,能让所述压力开关装置依使用需求更换不同尺寸的所述管接头,进而达到所述压力开关装置便于使用的效果。同理,也能让所述压力开关装置在维修时仅替换掉受损的所述管接头,如此能达到维修成本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经登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经登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250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LB技术模块化组装胶原膜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智能口腔湿化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