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扬声器及包括扬声器的外壳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24773.3 | 申请日: | 202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0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庆娣;张晨阳;印祝俊;张超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申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梁玉梅 |
地址: | 22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扬声器 包括 外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扬声器及包括扬声器的外壳,包括:外壳,外壳的外壁中部沿周向由前至后的开设有若干滑动槽;背板,背板的后侧设置于外壳的内腔后侧,背板的后侧延伸出外壳的后侧,背板的前侧沿周向开设有伸缩槽,背板的前侧沿周向开设有若干前后贯穿的散热孔;散热机构,散热机构设置于背板的后侧;磁铁,磁铁的后侧设置于背板的前侧;顶板,顶板设置于磁铁的前侧;音圈,音圈的后侧可前后滑动的相适配插接于伸缩槽的内腔,音圈的外壁前侧沿周向开设有若干通风口;振膜,振膜套接于音圈的外壁前侧;防尘帽,防尘帽设置于音圈的前侧。本装置可以有效的对音圈进行散热,进而可以避免因音圈过热而造成音圈寿命降低或者失真,便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扬声器及包括扬声器的外壳。
背景技术
扬声器是一种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扬声器的性能优劣对音质的影响很大,扬声器在音响设备中是一个最薄弱的器件,而对于音响效果而言,它又是一个最重要的部件,扬声器的种类繁多,而且价格相差很大,音频电能通过电磁,压电或静电效应,使其纸盆或膜片振动并与周围的空气产生共振而发出声音;
但是传统的扬声器在进行使用时,无法有效的对音圈进行散热,由于扬声器在进行工作时,通电导线和音圈配合所产生的磁场和磁铁的磁场相互配合会促使音圈带动导线进行前后往复运动,而由于导线通电后会产生热量,进而促使该热量通过导线传递给音圈,并且音圈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与扬声器的背板之间摩擦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传统的扬声器无法有效的对音圈进行散热,进而会极大程度上降低扬声器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扬声器失真,不便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及包括扬声器的外壳,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无法有效的进行散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扬声器及包括扬声器的外壳,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壁中部沿周向由前至后的开设有若干滑动槽;背板,所述背板的后侧设置于外壳的内腔后侧,所述背板的后侧延伸出外壳的后侧,所述背板的前侧沿周向开设有伸缩槽,所述背板的前侧沿周向开设有若干前后贯穿的散热孔;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设置于背板的后侧;磁铁,所述磁铁的后侧设置于背板的前侧;顶板,所述顶板设置于磁铁的前侧;音圈,所述音圈的后侧可前后滑动的相适配插接于伸缩槽的内腔,所述音圈的外壁前侧沿周向开设有若干通风口;振膜,所述振膜套接于音圈的外壁前侧;防尘帽,所述防尘帽设置于音圈的前侧;纸盆,所述纸盆设置于音圈的外壁前侧;折环,所述折环沿周向设置于纸盆的前侧,所述折环的后侧设置于外壳的前侧。
优选的,为了加强音圈的散热效果,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主架,所述主架设置于背板的后侧,所述主架延伸出外壳的后侧;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置于主架的后侧中部;电机,所述电机螺钉连接于安装架的内腔;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后端通过联轴器锁紧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连接杆的前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设置于背板的后侧中部;扇叶,所述扇叶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所述扇叶的分别沿周向等距的设置于连接杆的外壁。
启动所述电机,促使所述电机通过连接杆带动扇叶进行旋转,所述扇叶旋转可以促使散热孔和音圈的内腔形成负压,进而可以通过所述通风口将外界的冷空气吸入,并通过散热孔排出从而可以实现对音圈进行散热。
优选的,可以防止流动的空气和纸盆接触,所述音圈的外壁设置有:通风板,所述通风板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所述通风板分别沿周向设置于音圈的外壁前侧,所述通风板的位置与通风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通风板相适配延伸进滑动槽的内腔;滑块,所述滑块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所述滑块分别设置于通风板的左右两侧外端,所述滑块的前侧开设有前后贯穿的导孔;导杆,所述导杆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所述导杆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于若干滑动槽的内腔前后两侧左右两端,所述导杆的外壁后侧可滑动的相适配插接于导孔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音圈的外壁和磁铁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位置与散热孔的位置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申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申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247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