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会议场馆室内信号干扰源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23307.3 | 申请日: | 202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0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阳;刘堃蕾;潘雷;高瑞;武星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城建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021;H04W4/33;H04W64/00;G01S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郭成文 |
地址: | 30038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会议 场馆 室内 信号 干扰 定位 方法 | ||
1.一种大型会议场馆室内信号干扰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参考点离线指纹数据库、测试点在线指纹数据库;
对所述参考点离线指纹数据库、测试点在线指纹数据库进行去均值化处理、降维和去相关处理,获得对应的参考点主成分数据库、测试点主成分数据库;
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获得所述参考点主成分数据库、测试点主成分数据库的数据相似度并进行排序,选取数据相似度最高的参考点的坐标;
基于所述数据相似度最高的参考点的坐标,对目标测试点的坐标进行加权处理,获得所述目标测试点的定位坐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会议场馆室内信号干扰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得参考点离线指纹数据库的过程包括:
划分定位区域并选取参考点,获取参考点的不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强度;
对所述参考点的不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强度做两两作差处理,获得参考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差;
基于所述参考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差,构建参考点离线指纹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会议场馆室内信号干扰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取参考点的不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过程包括:
基于对数正态阴影模型和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对路径损耗指数、高斯随机变量、无线电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发射端天线增益、不同接收端的天线增益、发射机载波的波长、不同接收端的系统损耗因子和参考距离进行处理,获得参考点的不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会议场馆室内信号干扰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取测试点在线指纹数据库的过程包括:
划分测试区域并选取测试点,获取测试点的不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强度;
对所述测试点的不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强度做两两作差处理,获得测试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差;
基于所述测试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差,构建测试点在线指纹数据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型会议场馆室内信号干扰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取测试点的不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过程包括:
基于对数正态阴影模型和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对路径损耗指数、高斯随机变量、无线电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发射端天线增益、不同接收端的天线增益、发射机载波的波长、不同接收端的系统损耗因子和测试距离进行处理,获得测试点的不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会议场馆室内信号干扰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参考点离线指纹数据库、测试点在线指纹数据库进行去均值化处理、降维和去相关处理的过程包括: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所述参考点离线指纹数据库、测试点在线指纹数据库进行去均值化处理后,构建对应的协方差矩阵;
获取所述协方差矩阵的初始特征值;
将所述初始特征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列,获取对应的特征向量存储至第一目标矩阵;
提取所述第一目标矩阵的若干列存储至投影矩阵;
对所述投影矩阵进行正交化处理,获得第二目标矩阵;
将所述参考点离线指纹数据库、测试点在线指纹数据库投影到所述第二目标矩阵中,获得对应的参考点主成分数据库、测试点主成分数据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会议场馆室内信号干扰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获得所述参考点主成分数据库、测试点主成分数据库的数据相似度的过程包括:
基于所述参考点主成分数据库、测试点主成分数据库中对应的均值、标准差,获得每个测试点与所有参考点的皮尔逊相关系数;预设取值范围,所述皮尔逊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数据相似度越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会议场馆室内信号干扰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目标测试点的坐标进行加权处理的过程包括:
基于所述参考点的接收信号强度与目标测试点的接收信号强度,获得接收信号强度距离,并将所述接收信号强度距离作为权重赋权给所述目标测试点的坐标,获得所述目标测试点的定位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城建大学,未经天津城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233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