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直径钢圆筒多功能钢混顶盖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22108.0 | 申请日: | 202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0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米立军;李书兆;沈晓鹏;陈邦敏;韩亚冲;朱春丽;刘人玮;张晖;苏云龙;李伟;于博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9 | 分类号: | E02D29/09;E02D29/14;E02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孙楠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圆筒 多功能 顶盖 结构 | ||
1.一种大直径钢圆筒多功能钢混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混顶盖,与所述大直径钢圆筒的顶部匹配设置,所述钢混顶盖上设置有设备孔,所述设备孔包括采油树孔和水下管汇孔;
微重力设备孔盖,包括采油树孔盖和水下管汇孔盖,设置在所述钢混顶盖上相应的所述采油树孔和所述水下管汇孔上;
溢油收集系统,设置在所述钢混顶盖上,用于回收泄露的原油;
安全预警系统,设置在所述钢混顶盖底端,对所述钢混顶盖的损伤进行预警,并监测损伤严重程度;
防腐系统,防腐阳极嵌入在顶盖内部,总体不高出所述钢混顶盖的顶面;
所述钢混顶盖具有倾斜坡度,所述钢混顶盖的中心处最薄,边缘处最厚;所述钢混顶盖中心处高度最高,高度由中心向所述钢混顶盖的边缘处逐渐降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大直径钢圆筒多功能钢混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混顶盖顶部和底部都采用钢板制成,内部设置有贯通或不贯通的开孔板肋,空心处填充有轻质混凝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大直径钢圆筒多功能钢混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重力设备孔盖的顶部和底部都采用钢板制成,通过设定所述微重力设备孔盖的体积,使得在水下所述微重力设备顶盖大于浮力;所述微重力设备顶盖在水下处于微重力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大直径钢圆筒多功能钢混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油树孔和所述水下管汇孔的孔底部设置有密封用的L型橡胶垫,与所述钢混顶盖的坡度配合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大直径钢圆筒多功能钢混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油收集系统包括溢油回收软管、软管接头、阀门和溢油监测传感器;
所述溢油回收软管的一端位于所述钢混顶盖内,并在所述钢混顶盖内侧与所述溢油回收软管对应处设置有所述溢油监测传感器;所述溢油回收软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钢混顶盖,经所述软管接头与位于所述钢混顶盖上的所述阀门连接;溢油可以通过所述溢油回收软管回收到守护船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大直径钢圆筒多功能钢混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油回收软管、软管接头和阀门均嵌设在所述钢混顶盖内部,总体不高出所述钢混顶盖的顶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大直径钢圆筒多功能钢混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预警系统包括光纤光缆应变传感器和光纤;
位于所述钢混顶盖的内侧端有多个安全预警点位,每个所述安全预警点位都垂直设置有两个所述光纤光缆应变传感器,所有所述光纤光缆应变传感器通过所述光纤串联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大直径钢圆筒多功能钢混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油树孔盖和所述水下管汇孔盖上都设有4个设备盖吊耳;在所述钢混顶盖上,沿径向按45°间隔布置有8个顶盖吊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大直径钢圆筒多功能钢混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盖吊耳和所述顶盖吊耳均采用沉没式结构,总体高度不高出所述钢混顶盖的顶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大直径钢圆筒多功能钢混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混顶盖的坡度比为1: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221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模型融合的航空电子产品健康评估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池废水处理专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