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冲压件的冲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18906.6 | 申请日: | 202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1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庄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航达汽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37/10;B21D43/00 |
代理公司: | 盐城海纳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3 | 代理人: | 丁行洲 |
地址: | 223900 江苏省宿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冲压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金属冲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冲压件的冲压设备,用于冲压板件,包括支架、上模、下模和夹具,上模位于下模上方并与下模通过滑轨连接;板件的上表面与上模的下表面贴合;下模包括两个第一压板和两个第二压板,两个顶压板组的第一压板的中部交叉且铰接,且两个第一压板在转动至水平状态时上表面共面;两个第一压板的上端均可左右滑动且转动地安装于滑轨,两个第一压板的下端与支架左右滑动连接;第二压板的下端与第一压板下端固定且与第一压板垂直;上模向下移动冲压板材之前时通过滑轨顶推两个第一压板趋于水平,两个第一压板的上端在相互远离时与上模的下表面共同作用碾压板件,使板件更加平整,进而对提高板件冲压后的平整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冲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冲压件的冲压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内的底盖、防尘盖、端盖等零部件需要用冲压工序加工,其中,冲压的工艺有弯曲、拉伸、拉形、整形等,由于待冲压的板件较薄,在冲压过程中容易出现局部形变,且有些金属型材在拉形之前会经过冲孔等工艺,在拉形的过程中会由于受力不均产生进一步变形,影响冲压件的品质。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110142324B的中国发明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基于液压传动的防变形冲压模具,在冲压过程中给予型材一个向上的支撑,避免型材受力后中心向下折弯引起变形,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型材底部的变形,但在工件自身平整度较差时,冲杆与支撑板的挤压不能对工件进行修整,从而影响冲压后工件的平整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冲压件的冲压设备,以解决现有冲压模具对不平整的工件不能修整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冲压件的冲压设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冲压件的冲压设备,用于冲压板件,包括支架、上模、下模和夹具,上模位于下模上方并与下模通过滑轨连接;板件位于上模与下模之间且左右两端被夹具夹紧,板件的上表面与上模的下表面贴合;下模包括两个顶压板组,每个顶压板组均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两个顶压板组的第一压板的中部交叉且交叉处绕前后延伸的第一转轴铰接,且两个第一压板在转动至水平状态时上表面共面;两个顶压板组的第二转轴均前后延伸且均可左右滑动地安装于滑轨,两个第一压板的上端转动安装于第二转轴,两个第一压板的下端与支架左右滑动连接;第二压板的下端与第一压板下端固定且与第一压板垂直,并在第一压板转动至水平状态时位于第一压板的上侧;上模向下移动时通过滑轨顶推两个第一压板趋于水平,两个第一压板的上端在相互远离时与上模的下表面共同作用碾压板件;至两个第二压板随第一压板转动至与板件下表面抵接且上模继续向下移动时开始冲压;至两个第一压板转动至水平,且两个第二压板随第一压板转动至竖直,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与上模完成冲压。
进一步地,滑轨有两个,分别位于上模的前后两侧;上模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与上模固接,滑轨套于固定块外且固定块可相对于滑轨上下滑动;第二转轴前后两端均转动安装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可左右滑动地安装于滑轨内并与固定块下端抵接,上模通过固定块顶推限位滑块使两个第一压板转动趋于水平,同时使同一滑轨内的两个限位滑块相互远离;至两个第一压板转动至水平,限位滑块滑动至与固定块下端脱离抵接,上模相对于下模进一步向下移动预设距离,减小板件回弹造成的形变。
进一步地,夹具有两个,分别位于上模的左右两侧,每个夹具包括均竖直延伸的上压杆、下压杆、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上压杆位于下压杆上方且与下压杆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上压杆与上模通过第一弹簧连接,下压杆与支架通过第二弹簧连接,且下压杆在第二弹簧的支撑下悬于支架的水平面上方;板件位于上压杆和下压杆之间,且上压杆和下压杆分别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夹紧板件;上模向下移动时通过第一弹簧顶推上压杆向下移动,进而顶推板件和下压杆向下移动;至两个第二压板随第一压板转动至与板件下表面抵接,下压杆下端与支架的水平面抵接,上模进一步向下移动时进一步挤压第一弹簧使上压杆和下压杆之间进一步压紧,避免板件冲压过程中产生松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航达汽配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航达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89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