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修复有机物污染土壤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15737.0 | 申请日: | 202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3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章丘奥丰新材料科技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J27/14 | 分类号: | B01J27/14;B01J35/06;B09C1/08;A62D3/17;A62D101/26;A62D101/28 |
代理公司: | 济南联合竟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71 | 代理人: | 田相迪 |
地址: | 250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修复 有机物 污染 土壤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修复有机物污染土壤的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步骤一:配置体积比为1:(1‑2)的二甘醇胺和去离子水作为混合溶剂,向混合溶剂中加入Cu盐、Zn盐和硫代乙酰胺,混合均匀,加入掺杂剂P源和P123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2)将步骤(1)的产物置于反应釜中,120‑200摄氏度下反应10‑20h,得到P掺杂的CuS‑ZnS材料,P掺杂的CuS‑ZnS为纳米线交错编织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整体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有利于大规模化的产业应用,可以用于污染土壤的高效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理有机污染的土壤的修复材料、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机污染物进入到土壤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有机污染物改变了土壤的生态平衡,甚至引发人畜中毒事故,威胁人身安全。防治土壤污染,对保障居民的食品和饮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污染土壤的修复包括物理、生物、化学修复,光催化降解修复土壤技术因其修复效率高,易于操作,且无二次污染问题,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因此,开发具有高效的土壤光催化降解材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土壤修复材料制备工艺繁琐,反应条件严苛,且产物结构不稳定,不利于工业化应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有利于大规模化的产业应用的污染的土壤修复材料。
一种用于修复污染土壤的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工艺制备:
(1)配置体积比为1:(1-2)的二甘醇胺和去离子水作为混合溶剂,向混合溶剂中加入Cu盐、Zn盐和硫代乙酰胺,混合均匀,加入掺杂剂P源和P123表面活性剂,继续混合均匀;
(2)将步骤(1)的产物加入高压反应釜中,120-200摄氏度下反应10-20h,得到P掺杂的CuS-ZnS材料。
优选的,Cu盐、Zn盐和硫代乙酰胺的摩尔比为1:1:2;
优选的,Cu盐为硝酸铜、醋酸铜、硫酸铜;
优选的,Zn盐为硝酸锌、醋酸锌、硫酸锌;
优选的,Cu盐与P123的加入量为(10-20)mmol:(10-20)mg;
优选的,Cu盐与磷源的加入量比(10-20)mmol:(0.1-1)mmol;
掺杂剂P为磷酸、磷酸氢二铵;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的光催化材料具有如下优点:与现有技术繁杂的光催化材料制备工艺相比,本申请仅仅采用一步水热工艺,制备得到CuS-ZnS的材料形貌为P掺杂的CuS-ZnS为纳米线交错编织形成纤维网状结构;通过引入P,对CuS-ZnS进行掺杂,提高催化活性;整体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有利于大规模化的产业应用,可以用于污染土壤的高效修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制备的P-CuS-ZnS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配置体积比为50mml:50ml的二甘醇胺和去离子水作为混合溶剂,向混合溶剂中加入0.01mol的硝酸锌、0.01mol硝酸铜和0.02mol硫代乙酰胺,超声混合均匀,加入15mgP123表面活性剂和0.001mol的磷酸氢二铵;
(2)将步骤(1)的产物加入高压反应釜中,150摄氏度下反应10h,得到P掺杂的CuS-ZnS材料。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章丘奥丰新材料科技中心,未经济南章丘奥丰新材料科技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57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驼峰调车解体作业中提钩自动化作业方法与作业系统
- 下一篇:弓丝自动折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