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数字钥匙数据变化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12521.9 | 申请日: | 202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7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邹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H04L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唐勇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数字 钥匙 数据 变化 分析 方法 系统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车辆数字钥匙数据变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时间点的车辆数字钥匙的用户数据、多个时间点的车辆数字钥匙的事件信息,所述用户数据与所述事件信息一一对应,用户数据包括数字钥匙下载率A1、数字钥匙激活率A2、数字钥匙使用率A3、数字钥匙管理工具登录率A4,所述事件信息包括数字钥匙管理工具更新信息、用户反馈信息;
将多个时间点的用户数据放置在时间轴上,并将所述时间轴上的相邻时间点的用户数据进行对比;
当相邻时间点的用户数据的差值超过预设阈值时,根据与相邻时间点的前一个时间点对应的事件信息对用户数据的变化原因进行分析,获得分析结果;
获取多个时间点的用户数据包括:
获取单位时间内的新增实名认证用户数量B1、单位时间内的车辆数字钥匙的新增下载用户数量B2、单位时间内的车辆数字钥匙的新增激活用户数量B3、单位时间内的车辆数字钥匙的新增使用用户数量B4、数字钥匙管理工具的每日登录用户数B5;数字钥匙通过数学钥匙管理工具进行下载、激活和使用;
根据所述新增实名认证用户数量B1、车辆数字钥匙的新增下载用户数量B2得到所述数字钥匙下载率A1;根据所述新增实名认证用户数量B1、所述新增激活用户数量B3得到所述数字钥匙激活率A2;根据所述新增实名认证用户数量B1、所述新增使用用户数量B4得到所述数字钥匙使用率A3;根据所述新增实名认证用户数量B1、所述每日登录用户数B5得到所述数字钥匙管理工具登录率A4;
所述数字钥匙下载率A1的数学表达式为:所述数字钥匙激活率A2的数学表达式为:所述数字钥匙使用率A3的数学表达式为:所述数字钥匙管理工具登录率A4的数学表达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数字钥匙数据变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时间轴上的相邻时间点的用户数据进行对比,包括:
在所述时间轴上取任一时间点作为当前时间点,并获取与所述当前时间点相邻的前一时间点;
将当前时间点中的数字钥匙下载率、数字钥匙激活率、数字钥匙使用率、数字钥匙管理工具登录率依次与所述前一时间点的数字钥匙下载率、数字钥匙激活率、数字钥匙使用率、数字钥匙管理工具登录率进行对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数字钥匙数据变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相邻时间点的用户数据的差值超过预设阈值时,根据与相邻时间点的前一个时间点对应的事件信息对用户数据的变化原因进行分析,包括:
当存在以下情形之一时,结合与所述相邻时间点的后一个时间点对应的事件信息对用户数据的变化原因进行分析,以下情形包括:
相邻时间点的前一个时间点的数字钥匙下载率与后相邻时间点的数字钥匙下载率的差值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
相邻时间点的前一个时间点的数字钥匙激活率与后相邻时间点的数字钥匙激活率的差值超过预设的第二阈值;
相邻时间点的前一个时间点的数字钥匙使用率与后相邻时间点的数字钥匙使用率的差值超过预设的第三阈值;
相邻时间点的前一个时间点的数字钥匙管理工具登录率与后相邻时间点的数字钥匙管理工具登录率的差值超过预设的第四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252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