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抗压光伏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11122.0 | 申请日: | 2022-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5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郭海燕;唐相平;唐铭阳;唐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人居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40 | 分类号: | H02S40/40;H02S40/12;H02S30/00;H02S40/38;F21S9/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抗压 发电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光伏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抗压光伏发电装置,包括结构梁,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夹槽压板,弧形盖板,走水管道,温度传感器;通过采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安装有第二壳体,本装置便具备保温,隔音、防水、防火、抗压承重和照明的性能,防止因踩踏造成光伏发电板受损;通过走水管道利用热辐射产生大量生活热水,实现零能耗能量转换;通过夹槽压板及弧形盖板,利于保护电缆,蓄能电池;在不同的季节,启动降温或升温不同指令,减少光伏发电作业的负面效应,提高发电效率,同时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抗压光伏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理想的清洁能源现已被广泛应用,无论是屋顶分布式发电还是户外集中式电站,工作人员安装和日常运维中不可避免踩踏光伏发电板上面,踩踏容易造成肉眼可见的电池片的隐裂,从而不利发电作业,材料使用周期不达标甚至导致光伏组件直接报废;此外,长时间裸露外界的电缆接线,易造成短路或接触不良,会直接影响光伏电站运行效率,其维护频率和成本较高;现有光伏发电板功能单一,不能自行降温或升温,如夏季,日照持久且发电作业温度升高,发电效率低下,同时光伏发电板产生的热量也不能回收给予利用,而冬季温度过低或降雪,积雪容易堆叠在光伏发电板上,冰冻对元器件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不利于后期发电作业。
为了解决本领域普遍存在光伏发电板安装及维护时容易出现压损和使用时容易出现电路老化与热量不能回收的问题,作出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光伏发电板使用时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节能抗压光伏发电装置。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抗压光伏发电装置,包括结构梁,所述结构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结构梁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均栓接有固定台阶,两侧所述固定台阶之间螺纹连接有夹槽压板,所述夹槽压板和结构梁之间通过螺丝螺纹连接,所述结构梁的顶部对称设置有弧形盖板,所述弧形盖板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块第一壳体的顶部卡接,所述夹槽压板的顶部安装有电池安装座,所述电池安装座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储能电池,所述电池安装座的顶部安装有LED灯带,所述结构梁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且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处于夹槽压板的顶部,所述结构梁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电缆输出总线和电缆输入总线,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安装有光伏发电板,所述第一壳体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和第三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的顶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防护层的顶部开设有水管放置槽,所述水管放置槽的内部放置有走水管道,所述光伏发电板的底部分别安装有输入电缆和输出电缆,所述第一防护层的顶部开设有与输入电缆和输出电缆配合使用的光伏线缆放置槽,所述出水总管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储蓄水箱,所述进水总管的进水端连通有第一三通管,两个所述第一三通管支管的一端分别连通有水暖加热器和常温水箱,所述水暖加热器的一侧设置有水泵,且水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外部供水设备连通,所述水暖加热器的一侧设置有与温度传感器配合使用的总控箱。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和第二壳体的一侧均开设有进水管孔,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和第二壳体的一侧均开设有出水管孔,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侧和第二壳体的另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光伏线缆孔,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侧和第二壳体的另一侧均开设有第二光伏线缆孔。
可选的,所述走水管道的一端通过进水管孔贯穿至第一壳体的外部并通过快速接头与进水总管连通,所述走水管道的另一端通过出水管孔贯穿至第一壳体的外部并通过快速接头与出水总管连通,所述输入电缆的一端通过第一光伏线缆孔贯穿至第一壳体另外一侧的外部并与电缆输入总线电连接,所述输出电缆的一端通过第二光伏线缆孔贯穿至第一壳体另外一侧的外部并与电缆输出总线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人居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人居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11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